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如何確保高中的「其他學習經歷」發揮其積極意義?

按現行學制規定,所有中學須於高中的三年內,為其學生在指定的五個範疇內,合共提供不少405個小時的學習經歷或活動。這五個範疇包括:德育及公教育、社會教育、與工作有關的經驗(以上三個範疇佔1/3,即:135個小時);藝術發展(1/3135個小時);及體育發展(也佔1/3,即:135個小時)。此外,教育局又要求每間學校須替其每位學生準備一份學生概覽,內裡詳列他們所曾參與的各項課堂以外的活動紀錄,以供本地各所大學作收生時作參考。

本來從政府一直公佈的相關文件看,這明顯是回應二十一世紀的香港教育目標,即以之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及幫助每個學生達致全面及具個性的發展,並貫徹教育改革一直以來所強調的:四個關鍵項目、五項基要的學習經驗、七學習宗旨、八個學習領域及九項共通能力。而事實上,現時其他學習經歷裡的五個範疇,跟五項基要的學習經驗,即: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發展、社會服務、體藝發展、與工作有關的經驗,幾乎完全重疊。

筆者從來沒有質疑這個規定的出發點,更完全認同把以前較欠明確目標及規範的課外活動,予以新的安排及「制度化」,好讓學生在新的安排下,能獲得更全面及優質的教育。而教育局於2009年,亦即現時學制正式運作的一年,為怕新指引增加學校壓力,就其他學習經歷,又發出了七項原則性指引。即:一,所有安排,須建基於現有的實踐/優勢;二,學生為本;三,須保證學生公平參加的機會;四,須控制質素;五,須協調校內外的情況;六,一切均宜彈性處理;及七,鼓勵共同學習。然而,制度推行四年,不同學校與教師對之的評價卻相差甚遠。

就筆者所接觸的傳統名校而言,由於轉制前早有多元而全面的課外活動經驗,得到社會、家長、校友的支持,資源豐厚,所以轉制後祇要稍作安排,多數能超額完成教育局的有關規定,而老師因工作量增加而投訴及不滿的亦很少。但相對於它們,組別較低及私校的情況,就很不一樣。先別說他們的老師因要協助學生完成學生概覽的要求而增加的大量文書工作,針對體藝發展,有學校甚至連安排活動的場地也出現困難。此外,由於缺乏支援,很多因應相關規定的活動安排,都祇能濫竽充數,苦了老師,但學生卻不見得有實際得益。

然而,情況還不止於此。傳統名校就德育及公教育、社會教育、與工作有關的經驗等安排講座或探訪,通常反應積極,拒絕的不多。就算退而求其次,找些校友回來分享,也很快達到有關的要求。但筆者一位於組別三學校任教的學生,偏偏就試過被老人中心拒絕的經驗,有苦自己知。

其實,其他學習經歷的原意,是豐富高中學生課堂以外的學習經歷,使學生除了智外,在德、體、群、美及靈等方面,都有更恰當而充分的浸淫。可惜教育當局在推行時,並未充分考慮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也並未對組別較低及私校施以援手,使現時的制度未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意義與效能。筆者寄望教育局官員多留意現時在很多學校裡所出現的困難,及早製訂支援他們的政策。 (原文刊於 2013-10-25 信  C04「教育論壇」)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某類「不公平」是促成個人勤奮不懈的因素

究竟「不公平」有沒有正面效能的呢?筆者於廿多年前,就已經思考這個問題。而也許令部分人出乎意料的,是某類的「不公平」,竟然是令人努力的因素。

唸心理學的人,應該知道。獎賞能促成及強化一種行為,而不同形式的獎賞設定,則會加強或減弱那個行為的出現。傳統心理學研究裡的白鴿/老鼠告訴我們,穩定結構的獎賞回報設計,即:觸碰若干下按鈕,就會按比例得到食物,並不是強化白鴿/老鼠觸碰按鈕的最佳方法。反而,不定時、不定次數、久不久不按比例的獎賞,最能誘使白鴿/老鼠去不斷努力,觸碰的行為會最明顯。由此推論,若按付出得到回報,是其中一類的「公平」,那麼,不能按付出而肯定獲得回報的「不公平」,最能推動參與者的積極性。

當然,世事又沒有這樣簡單的。心理學上的「學習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現象警告我們,長時間的嘗試若未能換來合理的「解脫」/進步/獎賞,「放棄」的行為,就會出現,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

人類世界更複雜的地方,在於人有理性和思考,除了溫飽外,也有精神上的需要。而除了追求「公平」,也追求「公義」。且不單止為了目前的自己,更會為未來世代的人努力。也因此,人類才不愧被稱為「萬物之靈」!

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無能政府與黑箱作業

看到香港特區政府久不久就給機會一些所謂「反對聲音做「民間英雄」,心裡實在不是味兒!說坦白,也許是我無知,梁振英選特首及初上任時,我對他是有期望的。那時正值貪曾醜態漸露之際,我想「更差也祇能如此吧!」誰料,梁振英政府上台接連出現醜聞、劣績,一而再,再而三。就以今次以「行保密原則,企圖不回應『拒發第三個免費電視牌的原因」為例,真的令人對他的政府感到徹底失望。

說起來,其實要理解行政會議為甚麼拒發牌給王維基的香港電視網絡,一點也不困難。從一開始政府高層官員回應相關牌照審批進度緩慢時的支唔、拖拉,到現在他們一個一個以甚麼「保密原則」、「不能干擾司法程序」等理由,言不及地回應記者,都不難看出他們的思維與心態。第一,是害怕得罪無線,在傳媒裡樹敵。第二,是討厭王維基的進取。第三,是知道中央一向重視傳媒的控制,怕中央會不喜歡,而倘若日後香港電視網絡繼承了王維基的率直敢言的風格,要收回牌照,就已經太遲。以上幾點再加上那班行政會議成員向來不看香港的電視,根本沒有充分預期普羅大眾的反應,結果就釀成今天再次有十幾萬人上街的局面。

然而,「黑箱作業」,以為「隻手可以遮天」及拒絕透明的,又何止行政會議?運作一久,又缺乏監察的機構、組織其實也一樣。早前筆者往長春社報名參加一個證書課程,結果就連續兩次都名落孫山,而剛巧知道另一位朋友則連續兩次輕易入選。筆者於是電查詢,結果卻是「完全不明白他們在說甚麼」,既說不清「選拔標準」是怎樣,亦沒有照顧筆者期望落空的感覺。跟王維基於記者會上說:「要一個學生留班,至少也應該給他看看成績表吧?」完全沒有兩樣。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讓「港童」抓住「自我管理」的契機

暑假期間,一位朋友向筆者訴苦,說被自己的孩子氣壞。卻原來他的兒子今年十二歲,剛完成小學階段,過了暑假便升上中學,平時生活,多交由家中菲傭照顧,是個典型的「港童」。而朋友今個暑假則剛巧較空閒,多留了在家,卻看到了很多他不願意看到的事實。

筆者於是跟他閒聊,並聽他說出他兒子的情況。他先是舒出一聲嘆息,然後指出,原來自放暑假以來,兒子除了去了一次英國遊學團外,大部分時間都賦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張手。」打機、上網、傾電話、看電視、看漫畫,就是他生活的主要內容。功課、習作、預習,則全部擱在一旁,或等到補習老師來的時候才作「交差」式處理。父母親剛巧有空勸勉、督促的話,會收斂一些,但隔幾天卻又故態復盟。而暑假期間最常聽到他說的三句說話,則是:很肚餓!很悶!和很煩!

類似的故事,其實筆者也聽過不少。幾年前,筆者的另一位朋友,更因為這樣,跟自己的兒子,在家裡冷戰、對歭了幾次,甚至輕微影響了長久以來健立的親子關係。而筆者一些性格比較內斂的朋友,則因此而感到煩躁、不安,擔心長此下去,自己的子女將來不知會變成怎樣。

其實,讓孩子及早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對家長及孩子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像早前香港中文大學新生開學禮,愈千家長在未獲邀請下陪同出席,依筆者看,到底不能說是甚麼「值得社會欣喜的事」。正如沈祖堯校長所言:「家長關顧子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家長也應信任子女,及早放手,讓子女成長及變得獨立!」那麼,甚麼時間才是好的契機呢?

筆者認為,根據心理發展理論和社會實際情況,十二歲或升中二的階段,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來,於心智發展來說,十二歲已屬少年時期,是一個理性思維發展的新階段。二來,中二的學生,已熟悉中學的運作,應少了一層適應的憂慮。

筆者於是向朋友建議,不妨於中一階段,先讓孩子養成自己起床的習慣。然後,讓他自行烹調一些簡單食物。再而,讓他自行上學及回家。而到了下一年的暑假,則可試下讓家中的女傭放個較長的假期,等孩子先適應一下。最後,就是讓他真正的「自己照顧自己」,實踐「自我管理」,不必再依賴。 (原文刊於 2013-10-16 星島日報 「師家」版)


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

長春社佔用社區資源、黑箱作業

「天下烏鴉一樣黑」,享用社區資源、卻一味「黑箱作業」的情況,似乎在長春社舉辦的「社區文化遺產推廣計劃」裡,一樣存在。為甚麼筆者會這樣說?

事源筆者一心欲參加長春社舉辦的「社區文化遺產推廣計劃」,成為志願文化導賞員,又看到報名要求是:「十八歲或以上、富責任感、對歷史文化興趣濃厚、有志成為文化導賞員」,故一連兩次,一收到電郵,就立即報名。第一次名落孫山,筆者覺得可能報名的人太多;而第二次則是「先成為後備,最後仍落選」,筆者於是唯有心想「唯有下次」吧!況且,機會總是有的,而電郵上亦一早寫著如果參加者超出名額所限,主辦機構將根據申請人的資料進行甄選」。

然而,讓筆者忿忿不平的,是後來得知自己的一位律師朋友,竟在僅得三十名學額的情況下,仍然一連兩次都「即時入選」,令筆者馬上明白長春社的運作,其實是「黑箱作業」。

如電郵宣傳上所說,這個計劃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不是「希望加深社區各個持份者對歷史和社區文化遺產的認識,從而建立身份認同,投入參與社區古蹟保育及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的嗎?那麼,這麼緊張的學額不是應該給予更多人參加的嗎?為甚麼可以有人會連中兩次。而更可笑的,是事後有負責人通知我,原來今次有五十人報了名,而第一、二屆的畢業生是會獲優先取錄的,意味「既得利益優勢」持續,而且是「理所當然」似的。(然而,宣傳上寫著的,明明是「第一、二屆畢業生優先。)

當然,長春社是有權去選擇的,正是港府發免費電視牌照時一樣,因為他們根本從來沒有公佈挑選入圍的原則。祇是像長春社這樣佔用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源,卻沒持公開、公平的態度去選參加者,又沒有向社會大眾透明開放當中所使用的原則,就令筆者感到失望。

認識殯葬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課

筆者早前到尼泊爾的神廟參觀,並有幸在聖河的岸邊,看到整個印度教徒火葬的過程。感覺震撼之餘,忽然醒起認識殯葬其實也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印度教強調靈魂的解脫,認定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將遺體火化,則是一項讓生命重生的聖禮。儀式通常由死者的兒子執行,由嘴巴先點起火。火化完畢後,所餘灰燼都會被拋落聖河,象徵靈魂意識超脫。而整個過程中,死者到場的親友,均不會嚎哭。由此可知,他們的文化,對於生和死,淡定而從容。那麼,中國人的殯葬儀式及其背後的觀念又怎樣呢?

這個筆者其實也說不清楚。祇依希記得,兒時總不須出席長輩的葬禮。而成長以後,每次出席殯葬場合,卻總覺氣氛總沉鬱神秘,而說話則忌諱多多,因此,雖然到過靈堂,但所知的仍相當有限。

一直到幾年前在大學裡接手《生死學》的課程,需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具體驗價值的活動,才下決心拜訪殯儀服務公司,讓有關的專家為同學作清晰的講解。

接受筆者拜訪的,是:梁先生。梁先生首先為我們介紹香港殯儀行業的歷史,然後就給我們概括講解香港現時一般殯葬的相關法例、程序、風俗與習慣。之後,梁先生再給我們發問的時間,讓同學對當中有疑惑的,都得到一個即時的解答。而綜合多次的拜訪,筆者在以下幾方面,亦多了一些思考:

a. 該怎樣面對死亡/屍體?(態度)b. 該抱甚麼心態替死者服務?(態度)c. 香港現時法例對屍體處理有甚麼具體的規定?(知識)d. 中國人傳統葬禮有甚麼忌諱及須加注意的地方?(知識)e. 傳統孝服、壽衣、陪葬物及扎作用品有甚麼規定和象徵意義?(知識)f. 纓紅飯、解穢酒是甚麼?有甚麼須加注意?(態度、知識)g. 「回魂夜」該怎樣準備?(態度、知識)h. 和死者的親友溝通有甚麼須加注意的地方?(態度、技能)

筆者帶學生往拜訪前,通常會先作介紹,給些重點提示,並著學生每人準備兩條具意義的問題。若中學同工打算帶中學同學往這類拜訪,筆者則鼓勵大家準備一、兩張工作紙,讓學生更有意識地學習相關知識,令學習效能加倍。

(原刊於 2013-10-15 星島日報 〈大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