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

史提反談宗教與生活之二:關於永生、輪迴與命運的問題

根據母親的說法,史提反自兒時開始,已經不喜歡作聲,出世後幾個月,甚至連鄰居都不知道我已經存活於這個世上。就像很多喜劇劇情裡所描述的「怪人」一樣,史提反生平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獨個兒對生命作思考。以下繼續用對答形式去鋪陳史提反對宗教與人生的一些看法。

問:可否說說你對基督教裡所描述的耶穌的看法?
答:若以歷史人物的角度去看,耶穌無疑是猶太教的宗教改革者。他反對教條主義與形式主義,批評當時的法利賽人和祭司,直接動搖了舊式宗教的基礎。而他提出以「愛」為核心的基督教價值,亦賦予了宗教新的意義。若以人物心理去分析,耶穌跟很多其他人類偉大導師一樣,都是一個悲劇人物,被自己的族人離棄,被自己的門徒出賣,自己的理想未能實踐,最終更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而,從宗教角度上,他的高情操殉道和所流出的「寶血」,卻洗滌了人類始祖的「原罪」,讓從此以後,信他的人能獲得「永生」的機會。

問:當中,是否充滿了神話(或神秘)的色彩?

答:也不能這樣說。至少,我自己不知道「生命的真相」,是否真的如耶穌基督所述說的那樣。但若說神秘,那卻是必然的。人類心理有種「探索究竟」的精神與及「非理性」(即:玄異、玄奇、玄妙)的傾向。耶穌生平最廣為流傳的故事,除了「復活」昇天,就包括「驅逐污鬼」和「五餅二魚」的神蹟。這與佛教傳說中的「神通」,對人產生著「異曲同功」的吸引力。更何況,耶穌基督所應許的,是「永生」。

問:佛教怎樣處理「永生」的問題?
答:佛教不用「永生」的概念。佛教最初是借用古印度婆羅門教所流傳下來的「涅槃」與「輪迴」概念來處理「生從何來」與「死往何處」的問題的。到後來,大乘佛教興起,才把原初有關「業」(「業力」和「業報」)和「識」(心)的問題,處理得更細緻。發展出所謂「第八識」、「不滅的『阿賴耶識』」的講法,指出經過若干程序(或修練),人有一種「意識」會被「生生世世」地保存下來,可以更上一層樓成菩薩、成佛,超脫輪迴。也可以下墮落成餓鬼、地獄。西藏密宗的「靈童轉世」、「活佛再來」的故事,就最能回應這些。

問:佛教的「輪迴」,其實是怎樣的一個觀念?
答:不同佛教門派,應該會有不同的說法。但最常規的答法,應該是說「每個人死的時候,都能帶著一些未了的「業」和那個「阿賴耶識」去「轉世投胎」。

問:那「輪迴」的意義在甚麼?
答:於我而言,這至少有兩層功用。第一層是回應「死往何處」,即「永生」的問題。第二層是回應人類心靈對「公義」的要求。

問:可否說多些?
答:宗教面對的問題,除了死亡外,其實處理現世的,也不少。最顯而易見的,當然是生活需求與經濟壓力的問題。相對於之前說的「超越生死」的「出世間法」,佛教用「世間法」來形容它們。而當中,人類對公平、正義、合理等的要求,又特別熱切。基督教於此,用「神的旨意」或「試煉」來回應。但佛教於我心目中卻似高明一些,懂得用千百世(「三世」)所積累的「業」,來作解釋……

問:除了用「輪迴」及「三世的思想,佛教還有其它對治「社會不合理」與「不公義」現象的方法嗎?
答:佛教一般用「慈悲」,用「由自己開始做起」的方法去化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與基督教強調「愛」,於本質上無大差異。但密教卻仍有些去惡及開拓智慧的法器,亦有「空行」、「護法」及「忿怒尊」等的說法,喻意對抗邪惡,有時也要用非常手段。

問:佛教跟天主教,好像都很重視儀式?
答:是的。而且,驟眼看起來,更出奇地相似。當中,其實涉及儀軌、禮制的特殊心理效能,即:能把個體(突出的)意志消解。而佛教說的「三寶」(佛、法、僧),天主教所強調的「教會」,甚至基督教所強調的「團契」,其實都是想把個體拉回群體的生活軌跡裡,達致更有效的融和與整合。更何況,宗教都強調「」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問:那麼,請問幾大宗教是怎樣處理「命運」的問題的?
答:以前我的佛學老師說過,一般人信佛的起點,通常都不是求甚麼「永生」,也不是期望超越甚麼「輪迴」,而是人生掉進低谷,也就是所謂「命運」的不濟。但令人吊詭的,是無論佛教也好,天主教也好,基督教也好,解決「命運」的方法,都是「不對應」的。結論通常是叫你放棄眼前這個「不真實」的世界。耶穌就曾指著天,對審判他的彼拉多說,他的國在天上。而通俗佛教則更常用「極樂世界」,也就是死後所設定的一個「世界」的觀念,去吸引信徒。由此可見,世間上所發生的一切,其實都不是各大宗教的思維重點。

問:但你之前不是提及過佛教有所謂「世間法」的觀念嗎?
答:那也是真的。但其實「世間法」乃是一種手段,讓一般人較易投入。畢竟,人在未成佛前,仍有一個肉身須加照顧,而飲食男女也是最基本的。然而,佛教的重心卻是引領人去觀照現實世界的虛幻。所以,「世間法」可說祇是一個晃子去導人向佛。

問:你自己有沒有宗教信仰?
答:這個問題其實很難答得精準。但你說我是佛教徒、佛弟子,亦無不可。原因是:佛教在本質上,也並非全然是一個「宗教」。縱使成佛也好,都得靠「自己」,跟基督教依靠「神」的性質,並不一致。哲學上,稱佛教為「自力」的宗教,以有別於其它「他力」的宗教。而民初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先生,更強調「佛教不是宗教。」而說它是一種智慧、思想、教育、藝術、生活的總結合。而回看佛教的輝煌時期,佛教徒的生活,都是有規範和充滿智慧的。除了要打掃寺院、照顧僧眾的起居生活、研習佛經、守戒律和修行外,天文、地理、醫學、數學、術數等的學問,都要涉獵。而佛教的「教」字,意義亦在此。


相關連結:

水中蓮 –

標籤:

2012年12月25日星期二

2012年度兩首我最欣賞的香港原創歌曲

已很久沒留意本地的流行歌曲了。一來,年紀變了,心態與年輕時不盡相同。二來,近年本地音樂有誠意的作品,愈來愈少。音樂祇求喧嘩,作憤怒狀;歌詞祇求工巧,缺乏靈魂。要筆者細數這十多年間的本地樂壇風雲起跌,除了陳奕迅,難道要說林峰?

然而,不幸中的大幸,在最壞的年代,卻仍有最好的作品。舉例說,《年少無知》和《那誰》,就很有睇頭。前者繼承多年來Beyond的搖滾、控訴精神;而後者則是給蘇永康度身訂造的佳作。然而,2012裡,筆者偏愛的,始終是年頭連詩雅的《到此為止》,和年中農夫的《重新找到你》。

連詩雅的《到此為止》,唱出了「曾經滄海」的人的感覺,而林若寧的詞,則寫出了一個完整故事之餘,還道盡了「錯失愛情」後的苦澀與滋味。(很有當年鄭秀文《放不低》、《不拖不欠》等怨曲的味道。)而且用詞漂亮,音韻悅耳,讓人聽後有餘音裊裊的神妙。沒有呼天搶地,沒有竭斯底里,沒有誇張,也沒有矯情,句句恰到好處。令人聽後祇留下「黯然神傷」。

而農夫的《重新找到你》,卻是另一種的驚喜。農夫的聰明與有靈性,早已不用多說。然而,他們過去的作品,卻以輕鬆諷刺的風格為主,再加RAP,但此番以平實粗糙的方法去處理「在城市中失掉『自我』」的沉重課題,卻意外地令人刮目再三,更甚至能勾起筆者的心痛。

說坦白,《重新找到你》的歌詞乃至演繹雖粗糙,甚至乎有欠工巧,但這連著歌曲的主題,卻剛好是神來之筆,返樸歸真,彷如讓人赤足於大地,聽到「自我」的呼喚,感受至深。

願他們繼續努力,為本地聽眾創作多些好歌!

到此為止:


2012年12月24日星期一

史提反談宗教與生活之一:關於上帝的問題

年輕的史提反也曾努力追尋心目中的「宗教」,曾先後幾次與基督教不同派別的傳道人深入討論「上帝」的本質及其「信仰」的意義,但最終卻失望而回。以下用對話形式記載當年的一些對話。

問:神是甚麼?上帝又是甚麼?

答:基督教信仰裡,把世界的高級生命分成「靈」及「魂」。神,屬於「靈」的一類,較人高一級。上帝,則是宇宙唯一的「真神」。

問:宇宙還有其它的神嗎?
答:有。《聖經》也有記載和暗示。但耶和華卻是宇宙最高的創造者,也就是我們的「造物主」。

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甚麼?
答: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崇拜、讚頌上帝。強調「三位一體」。也重視「救贖」。

問:基督教的神是怎樣的?
答:基督教的神,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亦即:聖父、聖子和聖靈。祂們屬不同的「位格」。(這個跟佛教的佛有三身的說法,即:法身、報身和化身,有些類似。屬於較難掌握的哲理,其實不易明白。)

問:基督教的神慈愛嗎?
答:耶和華是萬有之主,當然是慈愛的。沒有祂的創造,就沒有我們。因此,我們也稱祂為天主、天父。

問:那為甚麼在《舊約》裡,祂顯得那麼殘暴、執著
答:一切道德源自耶和華,我們人類對祂要崇敬,千萬別以人類自己的角度審視祂。更何況,世人都犯了「原罪」,背叛了祂,偷吃了那棵分辨善惡樹的果……。而在《舊約》時代,祂亦僅僅應承了諾亞不再會有洪水、帶領摩西離開埃及、向他頒佈戒命和守護他特別挑選的民族 - 以色列人。一直到祂派遺祂的獨生子耶穌來到人間,用寶血洗滌了我們始祖的罪後,我們才獲得「救贖」。因此,信靠耶穌,人就可得「永生」。

問:但為甚麼歷史上仍然有這許許多多的苦難?
答:生命本來是神的創造,況且,神給予世人的苦難,總有祂的意思,而且都是活著的人所能承擔的。而死去的,祇要生前堅信上帝,接受祂為生命的「主」。在「大審判」之後,也必得「復活」和「永生」。

問:那世間上為甚麼有邪惡?
答:那是魔鬼所作的惡。讓人吃了禁果,都犯了罪,並遠離上帝。而所有的惡,都源自上帝給人的「選擇權」。上帝並沒有參與。

問:那即是說上帝對歷史上的不幸並不知情?
答:不。我祇能告訴你,上帝為人類所受的苦難,感到悲傷。但祂仍願意給人「自由意志」去作選擇。這是祂的寬懷,也是祂的仁慈。

問:為甚麼祂不去阻止人去犯罪?
答:祂一開始已經告誡過我們的始祖。

問:那為甚麼祂不直接把罪惡的根都除掉?上帝不是「全知全能」的嗎?
答:你不能以「人」的角度去思考「上帝」。上帝祇創造了天地萬物及其運作的原理,當中是「完美」的。人類認為的「不完美」,在上帝心目中,根本不存在。或許,這也是祂對人的一種「試探」和鍛練,讓祂知道人對祂的信仰,有多堅實。你難道沒有聽過教會的人,都叫人把「生命都交托給主」嗎?況且,人本來就一無所有,「所有榮耀都祇能歸於上神」。人其實祇是上帝委派到地上管理的「奴僕」。

問:上帝不是稱人為子女嗎?為甚麼要這樣?
答:是的。所以祂也給你自己選擇與決定的機會。試想想所有人都一定要「信」祂的話,那仍有價值和意義嗎?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祂。但責任與後果,則須由自己負責。

問:上帝不是應該(或者有責任)聽人的訴求嗎?
答:那祇是人類的驕傲與「一廂情願」的想法。而認為行所謂「正當」的事,就應該會有「好結果」想法,亦不正。準確而言,是人應該跟上帝的旨意行事,而不是上帝應該聽人的訴求。

問:那當一個基督徒,有甚麼最重要?
答:是「相信」、「忠誠」與「仰賴」,並依上帝的旨意去行事。《舊約》裡的亞伯拉罕、諾亞、摩西、約伯,《新約》裡的耶穌等,都是好的典範。重點是對上帝有信心,根據祂的話語和律則去生活。其它的事,上帝會處理。

問:那麼基督徒是否很卑微?
答:世間所有萬事萬物在上帝面前都顯得卑微。

問:若我決定不信上帝會怎樣?
答:信者都得救。

問:我怎知上帝所說的「永生」是真的?
答:祇要信,不要問。祇有上帝能試探人,人卻不能懷疑上帝。

問:那一個信徒的生活,該行使自己的「自由意志」?還是該遵從「上帝的旨意」?
答:該用「自由意志」來遵從「上帝的旨意」。

問:那「合理」嗎?
答:基督教強調「信、望、愛」,跟「合理」沒有「必然」的關係。

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是: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

相關連結

標籤:

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

《心經》

《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經典《大般若經》裡的節錄,也是中國本土最流行的一部佛經。最盛行的版本,由唐代三藏法師玄奘翻譯。全文共二百六十四個字。當中記下在某一次佛法大會中,觀世音菩薩(亦即:觀自在菩薩)與佛的弟子舍利弗的對話。

全文第一部分,分析「無我」到「空」的本相。第二部分,透過菩薩的第一身修持,證涅槃。最尾部分,則記咒語的妙用與神效。

般若,即:無上、無漏的智慧。波羅蜜多,即:過渡、到達彼岸、圓滿。心,即:核心、重點。經,就是文字紀錄。


全文意譯:

能看透世間萬事萬物本性、究竟、自在的觀世音菩薩,在修持普渡眾生的無上無漏的智慧時,能清晰明白我們人類肉身感知的過程及其所對應的世界,其實並不真實由此,菩薩發宏願,幫助眾生過渡一切的苦難。

觀世音這時跟佛的弟子舍利弗說:一切世界的色相,其實盡皆虛幻。世間一切事物,其實是沒有實質內容的。而我們人類一切的身心活動,亦不真實。

觀世音又再跟舍利弗說:世間上我們一切所能思考和理解的內容,其實都是虛空的。沒有所謂生成,沒有所有破滅,沒有所謂污穢,沒有所謂清淨,沒有所謂增加,沒有所謂減少。因此,世間的實相就祇有空,色相都是虛幻的。沒有所謂的心智活動,亦沒所謂的知覺過程。世間其實沒有心識的真正對象。我們看到的,想到的,盡皆虛幻,並非實相。

進一步說,沒有所謂黑暗與沉淪,亦沒有所謂「去黑暗」與解脫。甚至連老弱與死亡,都不是真實的。亦沒有究極的老死真相。

說到這裡,所謂苦集滅道的基本佛教道理,都可棄掉。再沒有更高的智慧,亦沒有更進一步的圓滿。祇剩下一無所得、空空如也。

而諸位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去修持,心就再沒有執著和障礙。因為沒有執著和障礙,亦沒有任何的恐懼。於是,菩薩就能遠離一切顛倒與虛幻,得到解脫,得證涅槃。

而過去、現在、將來三世的佛,依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去修持,亦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由此得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宇宙最神奇、神聖、厲害、超越的咒語,能夠真真正正去除世間的一切苦難。

現在讓我們一起唸誦〈般若波羅蜜多咒〉: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意即:出發吧!出發吧!好到達彼岸。好圓滿地到達彼岸。好讓我們一起見證根本究竟的菩提正覺!)

最好的粵語《心經》演繹之一:

標籤:

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

這個討厭人生

兒時已經喜歡思考,可以半天獨個兒漫無邊際地去思索宇宙人生。唸小學時,上佛學課,總覺當中的故事似懂非懂,但意義深長。唸預科四年間,因經歷挫折,曾一陣子迷上宗教,並去了被稱為異端的「耶和華見證人」的地方聽課。其後,聽梁燕城、張佳音、溫偉耀等基督教講座錄音帶。出來工作,又常到法住,聽佛學、哲學的講座。一直迷迷糊糊,與宗教若即若離。

於宗教而言,基督教的基本道理與教義,我大體是明白的。對《聖經》亦有一定認識,很早就看過陳鼓應、梁燕城等寫的《耶穌新畫像》、《哲客俠情》、《慧境神遊》和《基督教的護教與批判》等一類書。又認真欣賞過〈李天命鬥(神學家)韓那的辯論。儘量自己的姊姊是基督徒,姨丈是牧師,但就總自覺與基督教格格不入。反而,偶爾到佛地遊覽,卻感到佛相莊嚴與佛法無邊。其間,偶爾看過佛教入門的書,又翻閱《心經》,祇覺玄機處處,恰似指路明燈。

這兩年因「貪、嗔、癡」入骨,導致人生陷入低潮,很多事情失去了控制,偏離了自己原先預定的航道,幾乎人生的所有範疇都翻天覆地。這反令我更深刻體驗佛說的「苦難」與「無常」。這又加上機緣巧合、無加入了從事流浪狗救援工作的行列,也令自己明白「眾生」平等,緣來動物的真諦。再者,其後給筆者遇上陳廣仁君,被引領到金剛乘學會受戒,就更添玄妙。

其實,像筆者一級的「中資」的人最痛苦。比「上」不足,但卻不甘心。有「小聰明」,卻無「大智慧」。生活粗安,但卻有無盡的想像。怕重複、平淡,但又無力開拓新世界。稍一不慎,最易「成魔、變鬼」,永不超生。

但願佛法能拯救自己與這個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

標籤:

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

佛教的心理學與超心理學

筆者小時就讀道慈佛社學校,並曾多次獲得校內的佛學獎。唸新亞研究所時,研習中國哲學,對佛學有另一重認識。之後,曾細閱梁隱盦、葉文意兩位居士所撰寫的《佛學十八講》、看《百喻經》,並追隨朋友到法住機構聽霍韜晦教授主持的佛學講座。廿多年間,到過敦煌、西藏、印度、緬甸、泰國、不丹等佛地。日前,機緣巧合下,又在金剛乘學會結緣灌頂受十善戒,算是對佛教有基礎的認識。為普及及推廣佛學對宇宙、人生的洞見,以下透過虛擬對答形式,展示筆者對佛教心理學與超心理學的理解,希望能拋磚引玉,有更多前輩、高人指正。

問:請問佛教是甚麼?它跟西方基督教有甚麼主要分別?
答:這一開始,已經是難題。西方基督教源自中東的一神宗教,其唯一典籍《聖經》開宗明義,就是〈創世記〉,頌讚獨一無二的主宰、真神,強調崇拜、立約與救贖。而西方宗教(Religion)的原意,則是「重新和好、給合」(Re-union)。這跟佛教始祖佛陀眼看眾生的苦難,繼而出家、修行、證道、立教、弘法,很不一樣。或者,可以這樣說,佛陀立教的起點,就是悲天憫人,希望解脫眾生的煩惱。而佛陀則祇是「真理」的發現者與推廣者。佛,就是醒覺的意思。而教,就包含:宗向(Direction) 及教導(Teaching)的成份。特別是後者,與基督教的差異,相距更遠。

問:佛教的「教」,為甚麼這樣重要?
答:我之前說,佛,就是醒覺。但如何令眾生醒覺呢?這就是個大問題。因為當中涉及不同人的資質與所處的生命歷程與階段。佛教稱之為「根器」。而就不同眾生的根器,佛教考慮多種可能的教授內容與技巧,發展出很多不同的派別,和開發出很多不同的經典。佛教自己稱之為千門萬戶。

問:學佛困難嗎?
答:既難,又易。難的地方,是它的確千門萬戶,甚至是眾說紛紜。驟眼看起來,個個派別都真,但又像個個派別都假。甲派教的,跟乙派教的,從內容到形式,都不盡相同。一般人,很難判別。

問:那麼,學佛容易嗎?
答:易的地方,是你若明白當中的關鍵,再就自己資質和情況,就可以很快上手。而那關鍵,就是佛教所強調的「覺醒」,換句話說,就是如何開發出眾生內在的這種智慧,去察覺世間的真實。以一般人為例,對繁複的經典感到無從入手的話,就可以從「拜佛、頌經」開始。閒時才聽經和聽些佛教故事。而我自己則從佛教義理入手,然後才學靜坐和守戒。

問:佛教如何跟心理學產生關係?
答:民初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先生曾強調:「佛教,不是宗教。」但於我而言,佛教甚至說應該是一整套的心理學和超心理學,才正確。為甚麼這樣說呢?原因是佛祖創教的起點,本來就是分析自己的感覺,和期望眾生的覺醒。也因此,佛教一開始的分析點,就已經是個體的自身、內在、感知、判別等的特點,這些都是現代的心理學的主要課題。更何況,佛教思維方法的對象,是眾生,也即是所謂的「意識」,就更接近當代心理學的心理分析切入點了。而由對五感到八識(五感再上「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的分析,到佛教發現和肯定宇宙有層層級級的意識生命、狀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則接通超心理學鼻祖容格所談及的「共時性」與「集體潛意識」的內容。

問:佛教思想是否影響西方近代的「心智科學」?
答:是的。這也是一種機緣。上一世紀五、六十年代,西藏出現了逃亡潮,很多上師到了美國和歐洲。而當時西方世界發現,藏傳佛教裡的很多技巧,即如:念咒、結手印、靜坐等,都能對身體產生很多奇妙而正面的效果。而佛教部分對心識過程的分析,實際上亦開展現時的「認知心理學」。

問:可否說多些佛教心理學?
答:或許,我用一些例子去說。佛教分析人生的痛苦,「四聖諦」中首出的「苦諦」,是先從主體(或主觀)的感知過程出發的。從感官導入去說,就是分析:眼、耳、鼻、舌、身、識的特性。從心識活動去說,就是分析:五蘊,亦即色、受、想、行、識的過程。前者跟現在心理學的感知研究內容重疊;後者跟認知心理學的課題一致。此外,佛教身語意的修行方法,其實跟心理學的行為學派的想法,亦有類近的地方。

問:可否再說多些?
答:可以的。之前說,佛教很重視「教」,就不同眾生的根器,設計出不同的「課程、讀本與活動」。這其實亦即是當代心理學經常研究的「性格類型理論」與「學習效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去講,有些人喜歡熱鬧的,有些人不喜歡思考的,都不能勉強,這是心理學研究的「性格」。有些人能透過「講授形式」,達致最大的學習效果,但亦有人喜歡「經驗學習」的方法,這就心理學研究的「學習」。也還有,佛教的儀軌,也有心理學上的「淨化」、「昇華」與「移情」等作用可以說很多、很多

問:還可以再舉例子嗎?
答:可以的。佛學研究眾生和意識,比如說「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最終是想拆掉「我」的執著,進行「捨棄」的過程。但其實它正在分析「自我」的真相與形成,這與當代心理學研究「自我」(Self)、「身份」(Identity)、「角色」(Role)等課題,指向與用力處,雖不相同,但過程卻無異。這當然還可以涉及心理病的形成與討論。當代心理學喜歡以生化原因及外在壓力來解釋人類精神上的失調,但佛教卻較他們更早從人的心理特性(缺陷)提出「執著」、「三毒」(即:貪、嗔、癡)、「八苦」(即:生、老、病、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死)和「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說法。

問:可否說說佛學與超心理學的關係?
答:其實超心理學的鼻祖容格,是受佛教的啟發和影響的。佛教的「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基本上,就是超心理學所研究的全部內容。佛教不單單從「人」的角度思考,更明白「個體」以外,仍有「集體」。「小意識」以外,還有「大意識」。「低層意識」以外,還有「高意識」。「眼前世界」以外,還有萬千個「平行宇宙」。所謂「三界」、「六天」、「四州八獄」或「三千大千世界」。我以前寫的一部小書《超心理學與潛意識》,其實就是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些……

史提反聊天室 - 佛教的心理學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