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

民主的意義?

友人於網上說:「香港民主運動失敗,是因為『私心』太重。」這讓筆者反思良久。首先,是何謂「私心」?其次,是怎樣才是「太」。然而,就算不咬文嚼字,把「民主」與「私心」放在對立位置,合理嗎?

眾所周知,民主思想源自西方,而西方對人性的最重要的預設,就是每個人均「自利」(self-interested),且常常與他人為敵。繼承西方精神的美國憲法,經常強調的「以神的名義」甚麼、甚麼的,就更足以明示它對個人的不信任。而民主作為一個制度,除了保證個人的參與,認同每個人均有政治上的「參選權」與「投票權」外,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確保每個人的「私心」在選舉過程中,都得以合理地得以制衡。而民主過程中的「授權」與「任期」,說坦白一點,就是防止一切不必要的「腐化」,讓一個社區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能選出一些人去制定政策及行駛某種「行政權力」,再予以「收回」或再重新「賦予」。

說究竟,於資源耗損及辦事效率而言,民主制度並不特別有優勢。選舉的宣傳與流程,花費絕不便宜;而議事程序,亦總多爭拗。若單憑這兩點,中國儒家傳統所強調的賢治,選賢與能,其實更優秀。祇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從未能有效解決「政道」(或「政治權力的合理基礎」) 的問題,把政治的最終歸屬交給予「君主」,未能在法理上給予有效的「制衡」,導致「庸主、昏君」的數量,終佔多數,「賢治」僅流為「空想」與「假設」,民變悲劇久不久就要上演。

其實,一個有效的民主制度,預設與保障「私心」,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作為公共領域的最終極制度,卻實在有必要讓所有參與的人知道「私心」的後果,讓每個人都能在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後,找出一些合適(或至少是「折衷」)的人物去作「決策」或「代議事」。

也祇有這樣,民主之花才能盛開,個人的權利才能得以保障。


悲劇英雄:謝霆鋒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到目前為止的一刻,每次在螢光幕上看到謝霆鋒做專訪或做甚麼也好,總會感到他有一種「不自在」的感覺。而儘管他的成就愈來愈高,能力及各方表現愈來愈獲得其他人認同,但他卻總是眉頭深鎖,笑得很牽強。

謝霆鋒未出道時,已經是眾人焦點,每逢農曆新年,都能看到他的全家福。初出道,就承擔著巨大壓力。之後,與王菲的戀情,讓全城討論得熱烘烘,而「頂包案」則令他受跌入人生其中一個超低潮。其後,與張柏芝離離合合,以為修成正果,生兒育女,但結果卻是慘淡收場。這究竟是為甚麼呢?

扭曲的人生起點,固然是他的悲運的第一個咀咒。但他反叛及「要超越父親謝賢」的情結,依筆者看,卻是更加致命。於此點而言,觀眾實不難發現謝霆鋒每次提起謝賢時的表情,那種「吐氣揚眉」的感覺,其實與他多年被「壓抑」的「自我」成正比,也終於化成了他的心魔。他自己固然時時刻刻能放下,其他人於此,卻祇覺他始於沒有放過自己。

筆者自問欣賞謝霆鋒於演出時不屈不朽的拚搏精神,也對他的商業理想雙結合的企業眼光與能力大為激讚。但假若他到現在仍執著於「擺脫父親的影子」,並以「於父親面前耀武揚威」為樂,則筆者會認為他始終是個悲劇,是個「不肯放過自己」的傻瓜。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笑話五則

笑話()
甲:我呢排好黑仔。
乙:講黎聽聽?
甲:好。我已經連續幾日冇中六合彩!
乙:……

***
笑話()
甲女:講起就火滾簡直離晒譜。
乙女:乜野事?
甲女:我今日病左,冇返工,會計部竟然話要扣我一日人工!
乙女:妳冇睇醫生咩?
甲女:我約左妳丫麻,邊有時間睇?
乙女:……

***
笑話()
祖母說:你睇下果條恐龍幾生猛!
孫:下。係邊度?
祖母:在魚缸裡。
孫:魚缸?乜野恐龍?
祖母:龍蠆。



***
笑話()
子:真係要小心d過馬路!
母:梗係啦。我唔會咁唔小心被人捉到罰錢既。
子:……


***
笑話()

參選人甲:你駛唔駛咁小器,走去投訴我?
參選人乙:你d旗仔掛晒d位,我冇位掛,唔投訴你點得?
參選人甲:枉我當你是自己人。
參選人乙:當我自己人,你又黎選?
參選人甲:咁點同?我參選是為了公義!
參選人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started a joke


2012年10月2日星期二

從初音未來到日本文化

機緣巧合下,得以前往欣賞初音未在港舉行的首次演唱會。現場氣氛熱鬧,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投入之餘,會場附近的電玩試玩區與相關紀念品區,也同樣人山人海。祇見一眾年輕人,都投入了他們虛擬的世界裡。而初音未來及其團隊,也絕不欺場,載歌載舞之餘,也刻意說幾句普通話,換上多套不同的衣服,跟主要來自香港的支持者見面。

說坦白,未入場前,筆者一直想不通,虛擬創作出來的初音,為甚麼能攻陷一眾年輕人的心呢?莫非純粹因為電玩的原因?但演唱會開始不久,筆者細心觀察年輕觀眾的投入與瘋狂,卻即時讓筆者明白。觀眾要感受和展現的,是青春。而主辦單位要提供的,卻是幻想。

眾所周知,日本是有名「青春崇拜」的地方,少女文化熾熱。甚麼萌系、美少女文學,乃至美少女動漫的作品,俯拾即是。如今把少女變成電玩,再化成立體偶像,絕對順理成章。況且,初音團隊的音樂,樂與怒及重金屬的味道濃烈,一眾隊員又舞功了得,受年輕人歡迎,也未至於難於解釋。

至於說初音屬於「純虛擬創作」,這其實跟已有四十多年歷史的日本特撮超人,在本質上,又有何重大分別?一眾六七十後年輕時,也還不是向他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俯首崇拜?更何況,所謂真人偶像,其實也是倒模的製成品,是「真人模仿影像模型」,跟初音的「影像模型模仿真人」,根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

卻不知初音未來還能夠紅多少日子?要知初音雖然不會老,也沒有甚麼修身或誹聞的問題,但娛樂圈的競爭激烈,而年輕人的口味轉變得又極快,祇怕再有下個五周年的機會不大。

初音的維基百科:

2012年10月1日星期一

怪獸家長與消費主義攻防戰

幾年前,因工作地點跟某鐘錶品牌的旗艦店接鄰,於是幫朋友拿他的手錶去換電蕊,才驚覺消費主義的工巧攻心。進入店內有名茶奉上,放下手錶,就已經要收檢查及抹油費,再加換電蕊的費用,要合共付出港幣一千三百多元,才可以走出來。正所謂,無所不用其極。

幾天前,聽說「初音未來」到港開演唱會,出於好奇,於是向朋友打聽一下它的票價,才知道它的價錢定位,跟聽其它當紅或國際級歌星的演唱會,完全沒有分別。

這兩天,趁長假期,陪幾位小朋友往書店閒逛。其中一位小朋友見獵心起,看上一支加上他喜歡卡通人物圖案的多色按彈原子筆。筆者正想往付款之際,才發現該支原子筆雖然已經不算便宜,卻原來內裡是沒有筆蕊的,要另外購買每支盛惠港幣十八元的專用筆蕊。計起來,要付近港幣八十多元,才能完成交易。

以上幾宗事件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主義策略,令顧客入局,相信自己擁有獨特的口味、眼光,並願意為此付出代價,以實現某種的「自我滿足」的幻象/快感,已經滲透至社會上的每個年紀層。昂貨如:樓宇和汽車;消費玩意如:演唱會;用品如:手錶、原子筆等,全部「大小通吃」。

筆者口頭禪是:「無力回天!」祇知道消費主義的旋渦、陷阱,讓人不易逃脫。但值得思考的,是祇懂付鈔的家長,以為這樣滿足小朋友的願望,是盡了自己的責任,其實卻是在間接毒害自己的小朋友。潘迪華名曲,愛你變成害你,一點不假。

愛你變成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