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8日星期一

回應 明報 馬仲儀 〈吃子文化下的香港〉

看《明報》馬仲儀〈吃子文化下的香港〉一文,嚇出一身冷汗。我弄不清是她知識水平太高,讓我看不明白。是她愛護年輕人之心太重,讓她失了位。還是她別有用心,欲借意挑起另一波風雲。本來,就某大學懲處學生領袖一事,她提出看法,認為是懲罰「太重」、「不合比例」、「欠缺大學應有的風範」,又或者質疑罰則的基礎等便可。但文章卻偏偏嘩眾取地提出「吃子文化」及借意「侮辱」記者。(先不論,她質疑所提及的記者應採訪的方向是否正確,但她蔑視該記者的「專業判斷」及採訪的努力,卻甚明顯。)再說回「吃子文化」。就算她所提及的大學所施予懲罰太重,這又如何能跟「吃子文化」扯上關係呢?然而,她筆下卻竟然說「我弄不清勒令學生領袖休學一個學期,甚至禁用學校設施半年,是為了教導他們、是報復式懲罰,還是威嚇所有有意參與學運的學生呢?」意圖轉移視線,觸碰年輕人的神經。首先,以施罰者的角度而言,把懲罰加諸「犯規」的人身上,並借此對其他人予以「警示」,有甚麼值得討論?其次,藉「妖魔化」作者心目中的「對手」去推銷自己的觀點,方法並不見得高明。最後,是近年以此類似手法「溺縱」年輕人之歪風漸成,確令筆者憂慮。其實,簡簡單單的把道理說清楚,真的這樣困難嗎?  

 

 

 

 


不妨讓教師先打好「思考教育」的基礎

 


小學教師被教育局「永久釘牌」,令教師專業界別內無不嘩然!事件讓人深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之餘,亦令筆者覺得此事須從教師專業界別內做起。一來,避免「悲劇」再次出現。二來,「教育」也真該是時候回歸「教育」了。恰巧筆者舊同學傳來問候,不禁憶起大學時代老師的教誨。於是,決定借此處談談「思想教育」推行前所必須有的「思考訓練」,來個拋磚引玉。

筆記唸大學的年代,有一門課叫「思考方法舆語理分析」。前半截,教導學生思考的規矩、尺度。簡單而言,就是要思考的話,就要合乎思考的規範。不能糊裡糊塗,東拉西扯,亂七八糟的。當中內容包括:應用邏輯概念、科學方法和謬誤分析等。培訓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思考的方法、規律和原則,避免日常生活中進行錯誤的思考運算、推演及判斷。教導學生,從推論、推理、涵蘊、吊詭、兩難、必要條件、充分條件、可能性、矛盾性、技術上可能、原則上可能、概然性、必然性、偶然性、循環論證,到乞題等概念。從歸納法、觀察法、試誤法,教到實驗法。再闡述不一致、不相干、不充分、不當預設等思考謬誤。 

而後半截,則教導學員若要說話,就要表達得精準清晰。而接收別人話語時,則要濾走無謂的干擾及雜音。內容包括:語言特性的掌握,字詞及語句的意義和使用,與及下定義等問題。教導同學認識,從語法結構、心理狀態、語言層次,到語言預設等問題。知道甚麼叫:闕義、歧義、含混、著色、實化及癖義。繼而判定句子具有那一種的意義。 

至於,對資訊真假判斷的能力培養。其實,新聞傳播學中,向來都有一個對「資訊審查」的習慣。那就是對任何「存疑」的資訊均需加以「有兩個(或以上)互不接通源頭」的核實,方可以採納。而遇上特殊或新鮮課題,又打算作論述時,以筆者自己為例,也喜歡 就該課題比較 不同定位、立場 的説法,並儘量向不同前辈請教後,才下筆。

能做到上述各點,既關心教育,又能心繫大局,則香港始終還有希望。願香港人共勉之! (原載於 2021-1-7 信報〈教研陣地〉)

 

旺角探奇

 

不經不覺,筆者負責安排大學「其他學習經歷」的課程活動,已踏入第八個年頭,也是該學位課程結構設定最後的一個運作學年。以往社區導賞的做法,通常是先定一個主題,即如:生死、醫療、宗教、經濟及社區發展等,然後規劃路線及設定會經過的景點。有時,出發前更會印製定一些「路線圖」及「景點介紹」。但今年已是最後一次,於是心生一念,今次的社區導賞,一定要跟以往的有些不同,要來一次隨心隨意卻更真實的,地點就定在大家「以為很熟悉」的旺角。 

由於疫情關係,能參與的同學祇有幾位,就在十一月初的某個上午於朗豪坊集合。首先是花了十多分鐘的時間,跟同學陳述了當年朗豪坊及其背後大規模「重建」的故事。談了社會變遷的大概後,就去了那裏鮮為人知的熟食檔及社區中心作簡單拜訪。 

然後,轉到了旺角街市,讓同學體察該區市民日常生活之餘,更嚐試讓他們瞭解短短一條街內,為何竟然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生態結構,並順道看一下昔日香港「前鋪後居」的殘餘光景。 

之後,眼前出現的,除了部分祇剩下「特式招牌」的鋪位外,有幾十年歷史的街坊跌打鋪,有各式各樣「事死如生」的港式祭品店,有街坊士多,有舊式理髮店,有雜貨鋪、藥材鋪、五金鋪,還有標誌著昔日造船業的炮尖廠和彈簧製造。 

然而,最意想不到的,卻是一座位於天橋底,用貨櫃搭成的清真寺。誤打誤撞之間,不單止找到了負責人,更獲得他的准許入內參觀。負責人的大方友善,改變了同學對巴基斯坦人及伊斯蘭教教徒的看法。而接待人從菲律賓天主教來港後改信伊斯蘭教的故事,則印證了以往香港文化的多元及包容。究竟,他們現在為什麼會在香港生活的呢? 

最後,向同學介紹了有六十多年歷史並即將結業的成昌錶行的所在地,就準備解散。臨別前,毋忘提醒同學平時要多留意香港的街道名稱及不同社區內各類型店舖間的生態關係。著他們思考今次所體驗的舊區生態,跟現時所謂「門禁社區」的差別! 

願當天曾參與的同學,都能對香港多一分親切與認識,並擁有一份美好回憶。 (原載於2020-12-7教協報〈教師園地〉)


*************************************************************
以下是 另一個 版本!

 

其他學習經歷:旺角社區真體驗 

  

負責安排大學「其他學習經歷」一科的活動,已經是第八年,也是該學位課程結構運作的最後一年。以往社區導賞的做法,通常是先定一個主題,即如:醫療、宗教、社區發展等,然後規劃路線及設定會經過的景點。有時,更會在出發前印製定一些「路線圖」及「景點介紹」。但今年已是最後一次,於是心生一念,何不讓同學感受一下閒逛、探奇的樂趣及有更真實的體驗呢?於是,今次的導賞,除了設定起點和完結時間外,其他的都懸空,而地點則定在大家都「以為很熟悉」的旺角。  

  

疫情關係,參與的同學,祇有幾位。就在十一月初的某個上午於朗豪坊集合。首先是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跟同學陳述了當年朗豪坊及其背後大規模「重建」的故事。談了一個大概後,就去了那裏的熟食檔及社區中心作了些「即興訪問」。 

  

然後,轉到了旺角街市,讓同學體察該區市民日常的生活,嚐試讓他們瞭解短短一條街內,為何竟然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生態結構,並順道看一下昔日香港「前鋪後居」的殘餘光景。  

  

之後,眼前出現的,除了部分祇剩下「特式招牌」的鋪位外,有幾十年歷史的街坊跌打鋪,有各式各樣「視死如生」紙紮的港式祭品店,有街坊士多,有舊式理髮店,有雜貨鋪、藥材鋪、五金鋪,還有標誌著昔日造船業的炮尖廠和彈簧製造。  

  

然而,最意想不到的,卻是一座位於天橋底,用貨櫃搭成的清真寺。誤打誤撞之間,不單止找到了負責人,更獲得他的准許入內參觀。負責人的大方友善,改變了同學對巴基斯坦人及伊斯蘭國教徒的看法。而接待人從菲律賓天主教來港後改信伊斯蘭教的故事,則印證了以往香港文化的多元及包容。究竟,他們現在為什麼會在香港生活的呢?  

  

最後,向同學介紹了有六十多年歷史並即將結業的成昌錶行所在地,就準備解散。臨別前,毋忘提醒同學平時要多留意香港的街名稱及不同社區內各類型店舖間的生態關係。著他們思考今次所體驗的舊區生態,跟現時所謂「門禁社區」的差別!  

  

願當天曾參與的同學,都能對香港多一分親切與認識,並擁有一份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