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

絕對權力的歪路

金正日於這兩天的北韓勞動黨大會上,正式啟動其第三子金正恩的接捧程序,預期不久將來,金正恩將正式掌握大權,令北韓勢必成為歷來唯一「同一家族三代先後掌握實權的共產國家」。無巧不成話,前身為共產超級大國的俄羅斯,今天亦同樣發生權力敏感事件,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以藉口撒換普京派系的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暗示下一屆俄羅斯總統權位之爭,馬上要拉開戰幕。二者所不同的,是前者一向秉承東方的權力鬥爭模式,以「血緣、家天下」的模式排除異己,而其權力結構發展到今日,在北韓國內現時能挑戰金氏家族的人,已經革滅殆盡。但二者相同的,卻是兩個國家都曾深受共產黨的鬥爭思維洗禮,認定「一山不能藏二虎」,沒有「真正和平、理性的權力交替」,祇信任「槍桿子出政權」(先軍政治)的一套。這特別是對年輕的梅德韋傑夫而言,這次舉動則更有「我不是普京傀儡」的重大意義。其實,爭雄、奪魁與讓血脈繼承資源優勢的安排,都屬動物界的普遍現象。然而,歐美經二、三百年的「民主實驗」,卻漸漸摸索出另外的一個模式,讓一個國家的權力更替,能夠以一個較合理的方式去完成。讓縱使在過程當中失掉權力的一方,都能安全地走下台階,全身而退。也讓無權的絕大多數,都能有份參與這個原該是「血漬斑斑」的活動。要知,權力是一種排他性很強的東西,更會令人腐化。身處其中的人,或許真的會相信自己所說的一套「大道理」,更甚至會認為自己才是上天的選擇、是「真龍天子」、「偉大領袖」、「人民救星」,而所有其他的政治對手,都祇是「敗寇」、不足言勇。但結果呢?日後他們大都是被自己的「權力慾」所燒死,誤己誤人。

北韓官方第一張正式公佈的金正恩照片:
http://www.mediachinese.com/photodisplay.php?file=%2Ffiles%2F2010%2F09%2F30%2F065032.jpg

標籤:

大學收生對通識科的要求是否合理?

中秋節前,教育局就新學制通識科的問題公告天下,建議學生在該科考獲2級,即符合大學入學的要求。而根據各大學剛公佈的收生最低要求,港大、中大和教院,卻合共有12個學科,學生申請入學時,須於通識科考獲3級或以上的成績。有負責收生的大學教職員更表示,由於通識科與語文、專修學科的要求相若,故要求學生在以上三方面,都一樣要達到3級或以上的成績。可是,這樣的要求合理嗎?

先撇開通識科的原意,是否為升讀大學而設?也暫時放開通識科的評核,是否已有公認的標準?然而,像港大牙醫課程,也要求學生在通識科須考獲3級或以上,就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試問假若港大牙醫課程需要,為甚麼港大的醫科,或中大的牙醫,卻不需要?而又再假若這個要求,日後會如實執行,請問將來一個在專修學科和語文能力兩方面表現俱優異,但偏偏在通識科表現卻普通的學生,在申請入讀大學時,是否會因此項要求而增添了他入學的障礙?

當然,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到各大院校對通識科的重視,還是值得欣喜的。至少,這較之她們對之不聞不問,心裡會較為踏實和安慰。然而,訂定通識科課程的人,到底是怎樣思考的呢?他們又預期學生會獲取一個怎樣的教育成果?據《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2007)說,通識科的宗旨是要:幫助學生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對不同情境中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作多角度思考。然而,到底怎樣才叫做「加深」了「理解」?「多角度思考」又意味著些甚麼呢?就著這個問題,幾位現職通識科教師告訴了筆者幾樣值得思考的事實。

第一,在通識科的課堂裡,並不是每位同學每次都會積極發言的。通常很視乎該節的課題。舉例說,倘若該堂是說「環境保護」,並提到「污者自付」的原則,而剛巧有學生家中是經營茶餐廳的,那個學生或許就會說個不停,但其他同學卻很難說。第二,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與發言質素,與其家庭背景,有很明顯的關係,大抵是家庭背景愈好,課堂上的表現及整體成績也愈好。第三,是通識科的內容,表面上雖說「離不開『生活』」,但現實上卻是沒有充分顧及來自「低下階層」學生的需要。教科書的價格高昂不用說,做一份甚麼「社區報告」,隨時就要搭幾次長途車,由早到晚,又要錄像、攝影和編印問卷等等,以「低下階層」學生資源的捉襟見肘,根本就「有口難言」。第四,在現時「全納、共融」的趨勢下,屬第三組別的中學內的「特別班」,總包羅萬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有新來港的、有少數族裔的,令到通識科於課堂上的運作成效,出奇地低。

筆者始終相信,教育局當初設立通識科的原意是好的,但卻缺乏通盤和細緻的思考。再打開現時新高中的通識科教程,更覺當中的議程,都向「中產階層」傾斜。所以,與其說將來大學入學要求須學生通識科成績良好,不如說她們暗地裡要的,是學生具有「中產思維」的特質或能力。而假若筆者分析正確,過去貧困學生憑苦讀專修學科就能夠進入大學的神話年代,再過幾年恐怕真的要變成「神話」了!

(原文刊於 2010-9-29 香港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標籤: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也談釣魚台主權之爭

地域主權之爭,一向視乎國際形勢與一個國家的軟硬力量。國家弱小,強鄰自然伺機吞噬你的地盤;國家強大,鄰國自然禮讓三分,凡事好商量。說直接一點,就是「有強權,無公理」、「弱國,無外交」。讀者不信,遠的可看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領土紛爭,近的可查閱英國與阿根庭之間的福克蘭群島戰役,都是「勝者為皇」的活生生例子。而認為可透過中間人或國際仲裁機制去解決紛爭,則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最慘更是隨時會墮進大國設置的糖衣陷阱,得不償失。

當然,要真正拉弓開戰,也不容易。此一來,於軍事上,強中自有強中手。二來,國際政經形勢,錯綜複雜,一子錯,隨時永無翻身之日。於是,暗地放行群眾上街也好,在外交場合放放風也好,於珍貴貨品出入口上多做些檢查也好,在人民出入境方面加強些調控也好,或是在軍事上搞些的小動作也好,總之是千方百計,為求達成目標。像溫家寶總理近日在美國紐約,於國際場合上就「釣魚台主權問題」作強硬發言,而於日本放還中國船長詹其雄後,中國外交部又再三高調要求對方道歉、賠償,似反映出一個道理,那就是「今時不同往日」,「沉默不是儒弱,忍耐不是麻木」的古怪邏輯,在現時「中國崛起」與「民族尊嚴」的前提下,已變得過時。

就釣魚台問題,筆者幾年前曾經看過文章,記得有專家說過,若按照國際慣例,釣魚台的確是有「論點」,可被納入日本的領域內的。這尤其是當中涉及美國於太平洋地區及她與中國、日本間關係的部署。而問題的關鍵,祇在於中國政府是否敢公然挑戰美國的地位、能否提出「釣魚台乃屬於中國領土」的有力證據,與及中國人在釣魚台上曾經有活動過的痕跡。這方面,日本政府比較聰明及積極,除了先得到美國的首肯外,有理冇理,多年前起就已讓她較激進的國民於島上築起簡單的設施,製造活動證據,讓時間一久變成「既成事實」。

其實有一點,是筆者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為甚麼中國政府可以就索馬里的海盜問題,派兵往遠至非洲的亞丁灣護航,而不可以就釣魚台的主權爭議,派幾艘與日本駐當地同級的戰船,替到那裡的漁船助陣?更何況,現時兩岸間的敵對情緒已降溫,派兵到釣魚台並不會引起台灣方面的猜忌?

眾所週知,連香港普通法裡也有所謂「逆權侵佔」,就算一幢建築物的業權是你的,但過了一段長時間,你也沒有出現,而任由其它人將它霸佔及使用,到頭來若要訴諸法律的話,法庭也極有可能把它判給「霸佔者」。筆者不熟悉國際法的運作,但基於相同原則,卻實在不願看到將來有「釣魚台正式被歸入日本版圖」的一日。願中國政府早定良策,把這個長久擱在一旁的問題,徹底解決。

相關的分析
http://news.sina.com.hk/news/1128/1/1/1867730/1.html

(原文刊於10月2日《星島日報》「來論」)

標籤: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令人討厭的態度與語言暴力

世風不古,人心日下。資深時事評論員王岸然,寫文章1教訓人未果,反而被人群起回攻,心有不甘,竟在自己網誌內,用粗鄙文字羞辱對手,試圖轉移自己「敗陣」的視線,令人看後搖頭嘆息。又有一些人,為招引目光、偽裝豪邁,久不久就用「強姦」2做比喻,暗示官員無能,大部分政黨都無恥,祇有自己才是「正義代表」,自得其樂。當然,更壞的,是社民連。「上樑不正下樑歪」,他們的幾位立法會議員,以說「髒話」為標記,由早到晚都不停叫罵,彷彿這樣才叫「草根、熱情、浪漫」。筆者的老友陳國強所說的話,有一半我聽不懂或不讚成,但他反對「語言暴力」的立場,我則舉腳支持。有論者認為,說髒話、講粗口,都祇是表面東西,叫人不必介意。但既稱「髒」與「粗」,筆者卻反要問,為甚麼你們不主動戒掉它,而硬要叫人「不必介意」呢?筆者一向認同舊式讀書人的修養,深信事情要從自身的小節做起,俗語說「狗口長不出象牙」,不能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相關文章,請參考下面的連結 -
http://wongonyi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579395
2: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維園行動」裡的「維園阿哥」(任亮憲)。

標籤: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永恆的「光影夢」

過了三十歲,才開始明白甚麼叫經典、不朽和永恆。舉個例說,於紛繁悶納時,都情願翻看舊書、舊小說與舊電影,也不去看新的作品。儘管已知道了劇情,卻仍不禁期待某一幕再一次的「出現」。特別是電影中的主角的「永恆青春」,祇要是到了某一幕,他與她永遠都同樣標緻。而到了電影落幕時,故事則從此凝結在某一點。年輕時,香港有「麗宮戲院」專門播放舊電影,讓老、中、青三代,可以聚在一堂重溫舊夢。科技進步後,人人手上至少一部播放器,可隋自己的喜歡欣賞節目,「等待」與「期盼」的心情反而沒有了,就像歌詞說的,「連影碟都掃光,但仍然未看」。這再加上可以「跳播」、隨意「加速向前或向後」,電影原先的「內在時間安排」,更蕩然無存,也惶論甚麼「節奏與戲味」了。幸好,還有電視。雖然多年來,播的都祇是重重複複,你當然可以決定不看,但一旦決定看了後,那種不能「強加控制」的順序按時播放魅力,卻非筆墨可以形容。在此,我們實在應該多謝那些創造電影的前輩、先賢,讓我們可以借光影在畫面上凝結的一刻,長春不老。

順道送上一首《如泣如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9hZze3cIk

標籤:

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

從「逆權侵佔」到釣魚台主權之爭

筆者一直想不通,到了今時今日,中共政權於釣魚台問題上,究竟還有甚麼顧忌?抑或是有甚麼難言之隱?而幾年前看文章,國際疆界問題專家亦早已明言,若根據國際劃界慣例,釣魚台的確是可以歸入日本的領域內的。而問題的關鍵,祇在於中共能否提出「釣魚台乃屬於中國領土」的證據。日本政府比較聰明及積極,有理冇理,一早就讓她激進的國民於島上築起簡單的設施,製造證據,讓時間一久,大家無從否認。但中共呢?連派幾艘戰船於附近巡邏1都沒有,僅一味空喊口號,民間出海去宣示主權,又被阻攔。眾所週知,連普通法裡也有所謂「逆權侵佔」。以香港情況為例,就算一幢建築物的業權,原先是你的。但過了一段長時間,你一直都沒有出現,而任由其它人將它霸佔,到頭來若要訴諸法律的話,法庭也極有可能把它判給「霸佔者」。筆者不熟悉國際法的運作,但基於相同原則,卻實在不願看到將來有「釣魚台(再)被判歸日本所有」的一日。而多年來釣魚台作為中華民族心裡的一根刺,到了今天,也許亦是時候把它好好拔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派戰船到附近海域駐守,是宣示主權而不是挑釁。這再加上現時科技先進,用人造衛星鏡頭對準現場,雙方其實不易出現「玩火」意外。

標籤: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也談所謂偽概念「次主權」 的爭議

多年前筆者的儒學老師,深知筆者當年性格偏執、狂莽,所以曾告誡筆者下筆議事時,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學術要出自真心,要有誠意,不能隨一己的「私慾」而行,要「是其是、非其非」,學術歸學術;其次,學術要建基於個體的「理性自覺」與「知識」,而不能倚仗人多勢眾、「權位」與「技術」。前者之害,在於逞作者個人之強,對社會並無實質好處。後者之害,在於製造真理煙幕,徒令社會增添大量垃圾文章,混淆視聽。遺憾的是,筆者所屬家派既沒有進入過任何政府權力核心,亦從來不是世界學術主流,致令現時世界環迴俱是「偽學術」。對人不對事,是其一。學術與個人利益,混而為一,是其二。

就以香港最近因「『馬尼拉港人被脅持事件』,特首曾蔭權於事發當日下午,直接致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要求協助一事」而引發起的一輪的「次主權」筆戰為例,原概念於筆者眼中,本來祇屬學術上的「方便描述」,並無特定政治含意。然而,於某些患有「眼紅症」、「別有用心」及「既得利益」人士眼中,這卻竟成為了攻擊對手的著力點,並企圖接連以「偽學術」的「論證方法」,在不同媒體領域內發動攻擊,把對方置諸死地。

筆者不是政治學領域內的專家,無資格於「次主權」的討論範疇內發言。然而,「馬尼拉港人被脅持事件」卻實為單一及緊急的「人命關天」事件,直接致電與否,祇宜從「人道立場」出發,不宜扯得太遠。其次,從一般常理推斷,香港有《基本法》,中央政府又給予香港人「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承諾,擁有自己的貨幣,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基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與及在諸多世界性組織及場合裡,包括:亞太經合會(APEC)、世界貿易組織(WTO)、衛生組織(WHO)、奧運會世界杯等,都能夠以「獨立身份」參與,這不是「次主權」又是甚麼?筆者跟沈旭暉教授不相熟,於其從前或今次相關的文章中,亦感覺不到當中有任何政治上的「絃外之音」,既沒有替香港政治領域「增權」的意圖,亦無意破壞中港現時在管治上的平衡,有的也祇是對某些概念的釐清。但奇怪的是,今次狙擊他的,卻竟包括有學術及政治界別裡的有份量人物。

事過境遷,沈旭暉教授早前亦已就此,撰寫了總結性的回應文章。在此,筆者祇寄望相關的討論,正式告終,而所有的攻擊與反攻擊,亦在此停止。事實上,借「假理性」及「偽學術」之名去打壓「學術自由」,較之某些人心目中的所謂「偽概念」更可惡,於社會的破壞力也更大。

(原文標題為〈理性胸襟與學術自由〉,刊於9月17日《星島晚報》「來論」)

標籤:

2010年9月10日星期五

20、30、40

根據現時社會運作的流程與設定,二十多歲,應該剛剛從大學畢業後不久,擁有的專業知識新練乍用,事業前景未明朗。而曾經向政府或家人貸過款的,更是背著一身債。外觀、打扮呢?一般都祇能跟著潮流走,個體獨特性欠奉。

三十多歲,說老不老,但在「更年輕的人眼中」,你卻依然是個「阿叔」。事業方面,開始長途賽,跑甚麼位置,也漸漸有眉目,勉強不了,也阻礙不得。這時候,個人品味與風格,開始建立起來,但最大的問題,卻是欠缺現款。

四十多歲,早期學的乜乜武功,應該都已經可以運用自如,而祇要不躲懶,注意個人作息生活,身體狀況與手頭上的資源,都應該有個穩健的基礎,並且可以在某程度上,選擇自己的生活。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原來放在現代社會也一樣可以。 卻不知到了五十幾歲時,筆者所理解的「天命」,是否和孔子所「知」的一樣。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我愛Q太郎

多啦A夢》四十歲生日,勾起筆者太多的感想。一個陪著自己成長的小朋友,到了今天竟然仍然陪著其他小朋友成長,而且絲毫沒有老態,天真、活潑如昔。這就是文學作品的「永恆不朽」。或許,這亦正如多年前《叮噹》的主題曲的歌詞所言,是「人人期望可達到」的功勞。然而,於筆者心目中,永遠在旁替大雄解決問題的多啦A夢,雖工巧智慧,卻永遠無法與同樣出自籐子不二雄筆下的Q太郎1相比。Q太郎,天真、率直、愚笨,用香港人的說話去說,是「永遠撞板多過食飯」的一類人,而且從無機心,也一直吃喝玩樂,「依然固我」。喜歡多啦A夢的朋友,或多或少,都總會對他的「法寶袋」虎視眈眈,寄以厚望;但像筆者般,鍾情於Q太郎的,卻大抵祇會貪戀他的「純真」與「簡樸」。Q太郎的特徵,是永遠掛著一張「無牽無掛」的笑顏,身上連一切裝飾也欠奉。而年紀愈長,筆者亦愈明白「出自內心的笑容」的珍貴。小鬼Q太郎,願你永遠保持真我。

Q太郎》的主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mQhT1lb5CU&feature=rela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鬼Q太郎》漫畫,於1964年正式面世。

〔相關文章2010年3月22日站長雜談 > 《多啦A夢》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兒童文學〕

標籤:

男人之夢:張無忌

據多年前一個非正式調查所得,張無忌乃是金庸筆下諸多男主角之中,最廣受男性讀者羨慕的人物。剛巧電視台播放新版《倚天屠龍記》,更引發筆者這方面的思考。固然,張無忌的奇遇經歷與神功蓋世,本來已經中正了學者眼中的「典型英雄成長歷程」1,即如:先有一個不平凡的出身,雙親正邪各佔其半,資質聰穎,繼而失掉他們。年紀輕輕時,就先得到蝶谷醫仙胡青牛的栽培;其後在機緣巧合下,於短短時間,又學懂了中土與西域的兩門絕學:九陽神功與乾坤大娜移,繼而當上統領群雄的明教教主。且又在即位不久,再習得武當張三豐新創的兩套太極秘技。試問劇情至此,作為武俠小說世界裡的人物,到底還有哪一位,足以跟他比較?然而,更令人羨慕的,卻是他身邊還有多位對他情深款款的女角2。一個表妹殷離不夠,就加一個(未來)波斯明教的教主小昭。娥眉掌門周芷若未夠架勢,就來多個蒙古王朝的郡主趙敏,而且更難得的是,個個都如花似玉,卻都為張無忌神魂顛倒。金庸筆下曾多番稱讚趙敏冰雪聰明,有男兒氣概,但縱觀全書,筆者卻祇覺得她的出現,純粹替張無忌這個「男人之夢」作個陪襯才真。要不然,一開始時雄心壯志的趙敏怎麼可能會愛上優柔寡斷、毫無大志的張無忌?最後更甘願與父兄反目,跟他循跡江湖?金庸是箇中高手,當然明白武俠小說的讀者,以男人居多,故此這樣的編排,實屬合情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關於典型英雄的生命歷程,可參考坎伯(Joseph Campbell)及容格(Carl Jung)二人就英雄傳說及神話所寫的專著。
2:細心閱讀,四位女角,更囊括了多種男女關係的可能。殷離,是「近親誘惑」,欲拒還迎。小昭,是懷春少女仰慕「才俊」,初段是上司下屬之間的微妙關係,後來是千里阻隔的「兩地依戀」。周芷若,是兩小無猜、門當戶對。趙敏,是窮酸小子對豪門千金。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