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從邁向國際到不務正業

(原文刊於2009年10月28日 《香港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香港教育制度千瘡百孔,早已為人所詬病;但原來「老師的老師的教育」,即「師資培訓」的情況,也好不少多少。外行領導內行、重研究輕實務、視線對外而不對內等,都是時下香港師資培訓機構的「病徵」,倘若教育當權者現時仍不醒覺,過幾年到「病發」時,則恐怕華陀再世,都無能為力。

外行領導內行

關於這點,龐永欣君早前在一篇短文《外行領導內行》內,已經說得頗清楚。筆者在此僅補充幾句。那就是不知從何時開始,香港的師資培訓機構,都在同一時間內招聘人手,任正教授或以上的,薪酬從優,實戰教學經驗不拘,教學節數從簡,專職「寫作」。相反,做專任導師或客串觀課的,則薪金比中學現職教師還低,要求多多之餘,還要肩負起真正教學及觀課的實務。這批所謂導師,不單止教學工作量沉重、前途未卜,而且有時更會缺乏發言權,明知現行教育有某些環節不妥,都無力向上陳詞述義,反而讓部分無甚實際教學經驗的當權者「紙上談兵」。如此「外行領導內行」,香港教育制度怎能不敗?

重研究輕實務

與上一點關連在一起的,是現行所有香港師資培訓機構都渴望轉型,以轉型做「研究」為終極目標,並把大量資料都投放在「學術文章」的生產上。形成做「研究」的,根據玩法,定期有文出的,就有出路,升官發財;而做「實務」,注重教學,沒有文出的,不單止升職沒有希望,甚至連職位也會危危乎。不懂(或不大懂) 教學的,事小,影響工作評估亦不大;不懂觀課的,就交由那些「專任導師」或「退休教師」負責,並認定如此能一舉兩得,天下太平。

視線對外而不對內

也許是回應特區政府「打造乜乜」的需要,香港現時幾所師資培訓機構,都有打著「邁向國際」的旗幟,對外宣傳自己的課程如何了得,又怎樣的「國際化」!但這是有必要的嗎?說坦白,除了以英語授課是無可厚非之外,其它的所謂「國際」成份,對香港的師資質素的整體提昇,究竟作用有幾大?除非特區表明,師資培訓已變成一門生意,宣傳「假、大、空」,都是應該的,否則,筆者看不到「以服務香港教師為本」的師資培訓,究竟有甚麼問題。另外,連住第二點的,還有那些「學術文章」。眾所周知,現時大學內部的工作評估,佔一大部分是「『學術文章』在『國際學術刊物』上所刊登的數量」。而「國際學術刊物」的習慣,又是「以『國際可用性』、『國際視野』和英文」作單位的。那也是說,若一位大學現職教員想保住職位,他於工作上排第一位的,就是如何先寫好幾篇能上「國際」的文。試問如此一個的「既定立場」,以香港及中文為重心的「對內」研究,還有多少人願意去做?

結語

筆者無意否定現時香港各所師資培訓機構的做法,但卻想提出,香港設立本地師資培訓機構的原初目的究竟為何?據所知,到目前為止,香港教育局仍然「不正式接受」在「香港以外地區所接受的師資培訓」資格。於這點而言,筆者理解及欣賞政府的立場,並希望香港的師資培訓機構,都能察覺到當中的原委,並馬上重新調較自己發展的方向及速度,以免大病一成,積疾難返。

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冷靜與熱情之間

( 原文刊於2009年10月12日 《教協報》第4頁〈教師園地〉)

新學年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意味新高中學制正在高速進行中。筆者雖然冷眼旁眼,但心裡卻始終憂心戚戚,擔心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不容易劃出一條平衡線。剛巧,手頭上有些關於福建中學接手辦臻美黃乾亨學校時所遇到的問題的資料,正好借此機會讓我帶大家,由這棵樹去窺見下香港教育的森林。

臻美黃乾亨學校於八年前創校,以香港名人黃英琦的父親的名字命名,是黃家幾兄弟姊妹一起籌款把學校命名權買下來,送給他們父親七十歲大壽的禮物。臻美學校是一間直資學校,宗旨是以愉快學習為本,並以活動教學為手段。建校初期開辦小學至初中課程,並計劃遲些繼續延辦高中。然而,由於辦學理念在香港屬「異類」,而且校方行政混亂,於是至去年為止,一直申領不到正式註冊,而且申辦高中課程,也是遙遙無期,最終更導致香港教育發展史上,罕有的「交還辦學權事件」。到今年九月,在大部分家長表明希望由有基督教背景的辦學團體接辦的同時,學校交由傳統愛國辦學團體旅港福建商會褔建中學接手,並正式改名為福建中學的附屬學校。

那麼,我們從這件事上可以學曉甚麼呢?原來,在「交還辦學權事件」發生之前,臻美於坊間的名聲是不錯的。而由於它屬直資學校,採用活動教學模式,除主流課程外,又給每名學生提供額外的「綜合潛能訓練」,於是更有「平民國際學校」的美譽。而事實上,無論臻美在出事前或出事後,被傳媒訪問的家長,都一直認同它的辦學理念及運作模式,並稱頌它在建立學生自信心及人際溝通上的成果。然而,除了因為辦學團體的帳目不清及行政混亂外,它申請不到高中課程的開辦權的原因,究竟是甚麼呢?教育局卻一直沒有公佈。但這從福建中學副校長周蘿茜在一次接受訪問的答案中,卻可以找端倪。無線的記者問周,究竟福建中學憑甚麼能獲得臻美的辦學權,周說:福建中學優異的公開考試成績,應該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見,甚麼愉快學習、活動教學或「綜合潛能訓練」,辦小學到初中,用來作為香港整體教育制度裡的一扇窗,或「另類教育」典範是可以的,但升上高中就不行。辦高中、考大眾認同的公開試,學業成績始終最重要,學生能擁有個人自信與人際溝通能力固然是好,但卻不是教育局考慮的重點。由此可見,教育局一向以來所提倡的「全人發展」理念,在很多關鍵位置上,依然是個騙局。

見微知著,從福建中學接手臻美的事件上,我們可以解讀出以下幾點。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儘管經常聽到教育局提及一些新理念及想法,但請都別太認真。因為從教育局的角度看,所有教育相關的理念及想法,最終都祇是會以學習果效或公開考試成績作終極參考。換句話說,沒法或很難突顯教育成效的學科或活動,最終都祇能是配角,一遇上「重頭戲」導演要選角時,都祇能靠邊站。二,作為家長,我們儘管整天都聽到教育局咨詢我們的意見,但亦請別太天真地以為他們會尊重我們的意願。因為公開咨詢祇是教育局的一個慣常姿勢,並沒有太實質內容。

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

從援交風潮到社會價值

(刊於2009年10月5日 《明報》「自/由/談」)

八十年代起,自「後資本主義」思潮氾濫以來,香港少女的賣淫風氣,就從不間斷,而且更有愈吹愈烈的趨勢。據社工說,時下援交少女,由於經濟原因而賣身的,祇佔少部分;而餘下的大多數,皆受不同的條件影響。而「抵受不了物質誘惑」一項,則是她們的「致命傷」。社工又說,現時十多元的雜誌,內裡賣的是幾萬元的奢侈品,這足以證明時下社會的「歪風」,教壞青少年。社工說的,當然有他的道理,但這同時也突出了「自由社會」,除了崇尚物質、金錢外,所有其它價值都處於真空的特性。即:祇要沒有犯法,一切的交易,都被允許。而從眾多所謂「改過自新」的曾援交少女的讀白中,筆者看到的,亦不是宣傳意欲突出的反省。相反,卻仍然是一片道德的空白。這些少女口中的「恐怖經歷」,簡而化之,不外乎是一些舊式社會的恫嚇。這跟民初時魯迅筆下那些「吃人禮教」手段,幾乎沒有兩樣。兩者都在強調「曾經滄海難為水」,靠群眾目光、口舌,去締造當事人的「污名」。販賣身體,當然不是值得鼓勵的行為,然而,假若「不去幹這勾當」的原因,僅是止於「怕人知道」、「怕嫁不出」及「怕其他人不接受」的話,那麼,假以時日,當輿論消退、參與者日眾時,「緩交」則肯定會跟現時「離婚」一樣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