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

認識殯葬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課

筆者早前到尼泊爾的神廟參觀,並有幸在聖河的岸邊,看到整個印度教徒火葬的過程。感覺震撼之餘,忽然醒起認識殯葬其實也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印度教強調靈魂的解脫,認定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結。而將遺體火化,則是一項讓生命重生的聖禮。儀式通常由死者的兒子執行,由嘴巴先點起火。火化完畢後,所餘灰燼都會被拋落聖河,象徵靈魂意識超脫。而整個過程中,死者到場的親友,均不會嚎哭。由此可知,他們的文化,對於生和死,淡定而從容。那麼,中國人的殯葬儀式及其背後的觀念又怎樣呢?

這個筆者其實也說不清楚。祇依希記得,兒時總不須出席長輩的葬禮。而成長以後,每次出席殯葬場合,卻總覺氣氛總沉鬱神秘,而說話則忌諱多多,因此,雖然到過靈堂,但所知的仍相當有限。

一直到幾年前在大學裡接手《生死學》的課程,需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具體驗價值的活動,才下決心拜訪殯儀服務公司,讓有關的專家為同學作清晰的講解。

接受筆者拜訪的,是:梁先生。梁先生首先為我們介紹香港殯儀行業的歷史,然後就給我們概括講解香港現時一般殯葬的相關法例、程序、風俗與習慣。之後,梁先生再給我們發問的時間,讓同學對當中有疑惑的,都得到一個即時的解答。而綜合多次的拜訪,筆者在以下幾方面,亦多了一些思考:

a. 該怎樣面對死亡/屍體?(態度)b. 該抱甚麼心態替死者服務?(態度)c. 香港現時法例對屍體處理有甚麼具體的規定?(知識)d. 中國人傳統葬禮有甚麼忌諱及須加注意的地方?(知識)e. 傳統孝服、壽衣、陪葬物及扎作用品有甚麼規定和象徵意義?(知識)f. 纓紅飯、解穢酒是甚麼?有甚麼須加注意?(態度、知識)g. 「回魂夜」該怎樣準備?(態度、知識)h. 和死者的親友溝通有甚麼須加注意的地方?(態度、技能)

筆者帶學生往拜訪前,通常會先作介紹,給些重點提示,並著學生每人準備兩條具意義的問題。若中學同工打算帶中學同學往這類拜訪,筆者則鼓勵大家準備一、兩張工作紙,讓學生更有意識地學習相關知識,令學習效能加倍。

(原刊於 2013-10-15 星島日報 〈大學版〉)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