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星期三

倫常悲劇與教育政策

開學不足一星期,即揭發馬鞍山三父子自殺及他殺的倫常悲劇。新聞報導指,現場發現的遺書顯示,當中涉及夫妻感情問題,而涉案家庭及男事主生前,則未有任何向社署救助的紀錄。更甚者,是案主親友及鄰居均不察覺他有問題。從社會政策角度看,這案件固然涉及社會福利與資源調配問題。然而,兩名被殺害的學童,卻已經無辜枉死。教育界除了因為較年長的被害學童是自閉症患者,可建議教育當局需更積極關懷「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的家長,提供更多資訊及實質支援外,是否可以思考更多呢?

怎樣令香港市民消除對精神病患者的偏見?該是其一。即如:每次社會發生慘案,傳媒馬上便會聯想起涉案人士是否有精神病患紀錄,彷彿答案若是肯定的,把精神病患者標籤為「狀態不穩定」和「具攻擊性」的,慘案便有了充分而合理的解釋,矛頭便可指向醫管局和社署。但香港人似乎不知道,精神或情緒病患者其實絕大部分不是這樣,而他們之所以經常拒絕求醫、求助,或中途停止治療,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反而是源於社會這種對他們的誤解、歧視與偏見。中小學的課程,特別是通識及常識科,是否可以把這方面的正確知識納入課程範圍內呢?

消除性別定型,特別是:男強女弱、男外女內等「倒模」印象,該是其二。就以今次慘案為例,不少學者就估計,涉案男事主,或多或少是因為「求助是弱者行為」的男性性別定型的思想,拒絕求助,間接引發悲劇。其實在2013年,《香港男士協會》(「男協」)的一份工作總結報告中,早就男人被定型為:強者、應負無盡責任、是性騷擾的加害者及家庭外遇的罪魁禍首等問題,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著平等機會委員會及教育當局製訂相關政策和願景,讓性別定型、歧視、逆向歧視等的禍害得以消弭。可惜的是,香港教育百病纏身,論重要性與逼切性,「男協」的意見才未曾引起社會應有的關注。

在此,願教育政策的製訂者,認真考慮香港社會現時性別分工的情況,在教育的各個範疇,從教育目標、課程編排,到課堂實踐過程,都作出明確指引。(原刊於 2015-9-15 星島日報〈大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