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星期二

大學導師的存在價值

1. 僧多粥少,畢業即失業

上月底,有同學來找我訴苦,說今年中學教師的職位,買少見少。同學之中,仍有不少未取得教席。而已獲聘的,也祇是以「短約」及「文憑」職級入職居多。筆者於是問其中一位,這是否早於招聘廣告裡已列明一切?同學說:校長告訴他,表現良好的,有機會轉作「長約」和做「學位教師」。但這其實也沒有甚麼保證。

2. 同工不同酬,夢想幻滅

又過幾日,一位現職教師的同學又來找我,問筆者關於「轉行」的意見。我於是問他發生了甚麼事?卻原來這位同學已連續三年於同一間中學裡任教,每次都是簽一年約,雖然在工作安排上,跟其他全職教師完全沒有兩樣,但原來約上的正式職銜卻是「教學助理」,人工約祇有應得的一半。到了今年終於等到「教育文憑」畢業,以為可以名正言順地轉職,校長卻告訴他,在來著的兩年都沒有可「轉職」的位置。筆者見狀,祇能口頭上給予一些安慰,著他繼續堅持多一會。

3. 大學導師薪酬,比想像中更低

剛巧與任職於其它院校的舊同事閒談,卻發現原來在大學裡教書的,處境也一樣嚴峻,而這也可以透過筆者自身的經歷作一說明。話說,約十年前筆者從中學跳出來,想從別的位置去對香港的教育作出貢獻,於是「自動減薪」進入了某間大學裡當「導師」。過程中,還自嗚得意,覺得「學有所用」,可以進一步「把自己所學」使出來。誰料,該大學人事部所批出給筆者的入職點,卻較自己預期的更少,而且合約是以「一年」為基本,然後是逐年批,薪酬連續幾年都無按年遞增。之後,再轉到別的院校工作,情況仍是一樣。然而,話雖如此,由於在大學裡的教學,實在愉快,而且同事之間,又頗能互相尊重,於是,筆者也就處之泰然。

4. 高層貴客自理,教學工作不被重視

但自幾年前起,情況又生了變化。首先,衝著「效益化」、「產業化」和「研究取向」,香港多所大學裡,一時間湧現了很多新面孔,部分是「高層交換位置」、部分是「從外國高薪引入」,與以往習慣的手法及編制,不盡相同。然後,是部門之間的改名、合併與重組,一時說是「面向國際」,一時說是「回應市場需求」,一時又說是「積極開拓教育作為『產業』」。總之,消息五花八門,一時一樣。情況雖然混亂,然而筆者心裡卻想,「書仍是要有人教的」,自己祇要專注於教學,「做好呢份工」就「天下太平」。但原來事實並非如此,即如幾年前有大學已決定取消「導師」這個職級,讓「不願」或「未能」轉職「研究」的同事自然流失,然後再把教學工作轉移給「助理教授」,讓高層仍可騰出時間做其「研究」及拉關係。

5. 研究至上,教學可有可無?

筆者於是嘗試向工會了解情況。同事告訴我,現時大學趨向「研究」及「國際」定位。能替院校增加研究項目及數值的,都全力支持;能上登上國際的,更大加鼓勵;至於教學,教得差的「有過」,教得好的「無功」。筆者聽後祇能無語。


結語

筆者很喜歡跟人說,從事教育的人最可悲的,就是連自己的「教學工作」也不獲自己的界別認同。也不知道這究竟是香港教育界的悲劇?還是香港社會整體的悲劇?

(原文刊於2010年8月23日 《教協報》〈大專版〉)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要尊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

承蒙學生錯愛,近幾年筆者多番出任大專學界辯論比賽的評判。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年前參與一次由自由黨所主辦的《自由杯大專辯論比賽》。辯論隊伍由本地各間大專院校派出,題目由主辦單位議定,而評判團則由學界、政界、商界及專業界別組成。那一回,筆者跟另一位出身自商界的評判,對參賽兩隊的意見,從內容到辯技,幾乎都完全相反,他認為正方做得好的,我偏偏不以為然;相反,我對反方激烈讚賞的地方,他卻持相反意見。結果,那次辯論比賽的最後勝負,以各位評判加起來的總分數定出,我與他都祇能服膺於既定的遊戲規則上。但純學術界別內的評判意見,又是否會比較一致呢?這也未必。即如剛過去的一次《三角辯論比賽》,筆者跟學科出身背景並不一樣的另一位學術界判評,在許多辯員的表現評價上,就出現很多分歧,連對兩隊勝負的投票取向亦各異。筆者於此,祇想告訴大家,社會上對某些事眾說紛紜的意見,不一定源於利害關係與偏執,反而是源於「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格、思維與經歷」而來。正所謂「左、右、紅、藍、綠」,世事從來沒有絕對單一的標準與看法,祇視乎你的觀點與角度。

標籤: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縮窄貧富差距,靠政府?政黨?還是富豪好?

希望貧富差距縮窄,社會有更均衡的發展,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然而,實踐起來,卻很難困難。即如:改變尚未完善的制度、令有需要的人有更多「可運用」的資源,這到底靠政府帶領好?靠政黨好?還是靠甚麼好呢?在民主成熟的國家,透過選舉挑選代表自己的政黨組成政府,再施行財經福利政策,似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在民主仍未成型的地方呢?這個課題卻不好說。況且,政治經濟雖說是「連成一體」,但政府與商人的角色畢竟有別,政府無論如何都不能取代成功商人獨有的經濟眼光與視野,充其量亦祇能透過法制和稅項去監管他們的行為,再繼而進行「財富重新分配」的活動。但成效呢?卻不敢說。趁這兩天,有外國富豪響應巴菲特的呼籲,承諾會捐出自己一半的身家,以回饋社會;而剛巧香港的李嘉誠於自己集團的業績發佈會上,亦強調自己成立的基金,曾捐出的款額以百億計,對社會有貢獻1,筆者且說出自己對這個議題的看法。筆者的意見是:以經濟的角度而言,我寧信富豪而不信政黨或政府。箇中原因,實不難理解。政治家或政客的訓練,不在創富,而在「如何能獲得選民的支持」。而政治家或政客下決定時的考慮,亦非純經濟考慮。這兩點與商人(特別是富豪或成功商人)的「唯利是圖」式思維比較起來,實在不可同日而語。現在難得的是,社會讓他們充分發揮其所長(創富),而事後他們又願意把自己的財產「用諸於社會」。試問世界上怎可能有比這更好的安排呢?當然,值得思考的問題,還至少有兩個。第一,是捐幾多,是真捐或假捐,一般人實在不容易準確掌握。第二,捐到那裡和怎樣運用的權,亦始終握住捐贈者手上,其他人沒法參與。當然,像外國般成立獨立而專業的管理團隊,然後嚴格控制管理費用的開支,會是一個值得參照的方法。這較之靠庸官祇懂亂花公帑,或政黨祇一味取悅選民,自然更勝一籌。

相關新聞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804/18/jirm.html
http://news.hkheadline.com/instantnews/news_content/201008/05/20100805a170516.html?cat=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與李嘉誠所說相反的,卻是《樂施會》於2007 - 2008及2008 -2009,連續兩個年度的〈社會責任調查〉中,李嘉誠所領導的「長和」系得分,都名列榜尾。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狗與人

狗,是人類最好的動物朋友;而實際上,狗也是最肯花時間了解人的動物。狗與人的故事特別多,而朋友最近瘋狂地搜集有關「狗仔」的溫馨、真實故事,也令筆者大開眼界。據專家了解,狗的智慧在動物界中屬前幾名;而從動物考古學的研究得知,「始祖犬」發源自東亞地區,而狗與人一起生活的歷史,則已接近一萬五千年。

狗為甚麼會如此靠近人類,並演變出歷來已知動物類別中最大的形體差異變化,到現時仍然是一個謎。但新近的學說則指出,狗之所變成狗,與人類部落集結的食物殘餘,有莫大關係。此外,狗於人類生活演化歷程中,也佔關鍵位置。幫助獵人狩獵,不在話下;協助牧人放牧與管理牲畜,才居功至偉。

狗的壽命,一般都在10至15年之間。大型狗要比玩具狗,短命得多。而部分狗隻,特別是所謂「純種狗」,更有先天性的疾病,祇能把惡果延遲出現,不能根治,令愛狗人士很無奈。然而,隨著動物醫學的進步,近年要發現年過十五,或二十前後的「狗瑞」,亦不困難。

養狗的責任,是一生一世的。而筆者生平,亦至憎對動物「始亂終棄」的傢伙。小狗,固然人見人愛;但長者狗,卻令人肅然起敬。特別是那些跟著主人一起成長,或陪伴著主人過著退休生活的「忠犬」。

中國文人雅士,喜歡把「狗」和「犬」作微細區分;而西方人則喜歡把狗視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筆者愛狗,祇願世間上的「良犬」,都有人疼惜到終老。

相關新聞: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805/18/jj2f.html

標籤:

從資優尖子的訪問回應看社會的「塑模能力」

近幾年會考放榜,電視台都循例走去訪問那些「資優、跳班,又考獲優異成績」的尖子,而今年在電視鏡頭前出現的,則是一名取得24分,僅得12歲的女孩,三育中學的女生江卉君。記者問她,將來有甚麼志願,她就說,想做個心藏科醫生,因為這樣可以幫到很多人。然後記者再問她一些其它事項,她則一連兩次都說,這個不方便回應。後兩條問題的答案,從小女孩的反應得知,明顯地是她的師長等人所為,但第一條的答案呢?依筆者看,似亦非「真誠」之作,祇是這個可能卻連小女孩自己也未必知曉吧。(這即如早十多廿年前,幾乎所有日本女孩被問及「將來有甚麼理想」時,都會答「想當賢妻良母」一樣。)仍不信嗎?那且翻閱近幾年年紀輕輕就入大學的資優神童,過半數被追訪時,是否幾乎都說出跟今番江卉所說出的「十分類似」的話?而根據此邏輯,凡成績好的,就必然要做「醫生」;而選擇做醫生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夠「幫到人」。然而,這是真的嗎?相信大家心裡有數。筆者從沒有打算推翻「好成績的,都應該走去做醫生」與及「做醫生可以幫到很多人」這兩條「亞洲人式的黃金思維定律」。我於此祇是在思考,這兩條「亞洲人式的黃金思考定律」背後,究竟曾經及將來仍然會握殺幾多其它方面的「人材」而矣。說坦白,除了醫生外,所有其它的專業,又有哪一樣不是以「幫人」為目標的呢?故此,今次及多次以前年輕尖子的答案,與其說是出自他們自己的真心,例不如說,那是出自我們大部分亞洲人的「倒模思維」。筆者一直相信社會有「塑模」一個人的功能,而從我今次所見,這說法一點不假。

相關新聞: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804/4/jief.html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804/23/jix4.html

標籤: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我看《李小龍哲學解碼》(書評)

羅振光的《李小龍哲理解碼》,雖然〈解構死亡的遊戲〉和〈從葉問李小龍說教與學〉兩章,特別精彩。前者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死亡遊戲》這齣李小龍最後電影的哲理思維,與及該電影製作時的背景實況;後者讓讀者更立體及活潑地理解葉問李小龍1二人的真性情,與及他們兩師徒間的關係。而且繼承作者一貫的風格,書中資料豐富之餘,經詳細思考及考證2。然而,若以「李小龍書」的角度來看,這書整體卻仍然要令「龍迷」失望。這一來,源於這次書中的內容質素與分析角度,未能超越作者前著《李小龍思想解碼》;二來,亦因為今番書中加插了太多與李小龍無關的成份。可是,話雖如此,這書若然以「自我認識」或「勵志」書的角度來看,卻不失為是一部旁徵博引、說解清晰的好書。書中的相片及兩篇的附錄,都十分珍貴。而若想對人文心理學/成功學等學科有追一步認識的朋友,亦能透過書中的多番資料引用,得個大概。絕對值得花幾小時至半天時間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關於李小龍的真實為人,有興趣的讀者也可參考林燕妮於《往事如真》內幾篇關於李小龍的描述。
2:舉個例子,李小龍的樣子,很少沒有見過,但卻絕少人會把相片放大來仔細再觀察。然而,作者卻能於此過程中發現了李小龍臉上的一處小疤痕。更甚至,當作者向其他在世的李小龍專家查詢此疤痕的由來時,都沒有人能為此提供答案。由此可見,作者在研究李小龍時,用功之深,不言而諭。

標籤:

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我看《四代香港人》(書評)

呂大樂從自己的角度與學術訓練出發,嘗試解構他心目中的「四代香港人」的不同特性,並乘機向他的父執一輩,也即是在他分析架構裡的「第一代」人,作崇高的致敬,感謝他們的忍讓、刻苦、開放及開明。而與此同時間,作者則反省自己作為人口眾多及「當權」的一代,即他心目中的「第二代」,所「應該完成而『未完成』的社會角色及責任」。寫來沒有半點造作與「假學術」。這正如作者於《讀書好》月刊裡所說,他寫這書的目的,原是向他父母親那一代政敬,亦希望勾起自己一代人對香港現況的反省。呂大樂以「戰後嬰兒潮」為「四代香港人」劃界的準則,雖稍欠嚴謹與科學,但筆者卻實在看不出有任何不妥當之處。近年多位「八十後論述」的作者,喜歡借《四代香港人》的說法來「借題發揮」,要責怪的話,就祇怪呂大樂的名氣太響,擁有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並於香港大學任社會學教授,變相成了「無地位、無權勢」一代要攻擊的建制符號與象徵。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