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

以身教提倡公義

由於種種原因,筆者重溫一系列的正義理論,特別是久違了羅爾斯的《正義論》,憶起多年前,已故的文思慧老師在課堂裏慷慨激昂、以身作則地向學生述說公義。教導當時(包括筆者在內)的學生,在面對公義及大是大非時,該如何堅持;攸關人類尊嚴和正義的議題上,又為甚麼要寸土不讓。然後又從亞里士多德的「美德論」說起,介紹康德的「義務論」和道德學說。實際上,那時老師已注重環保,在社會積極發言,退休後,更實踐信念,做了一位有機農夫。

為貧苦低下層發聲

很記得老師當時解釋人為甚麼要「扶弱」,又為甚麼要「監察政府」。並由康德的道德兩大原則——「普遍性」及「人只能作為目的」,說到羅爾斯的「無知面紗」,提醒學生不要為眼前的身分、角色、利益所沖昏,要為貧苦的低下階層發聲。

有次筆者往柬埔寨旅遊,碰上老師在當地做義工及從事文教建設的工作,筆者慚愧之餘,仍感受到老師的正氣。筆者提醒老師當地有很多「壞人」,專門欺騙遊客。誰料老師卻語重心長地說,要體諒當地的貧窮,他們的壞,都是政府逼出來的,他們一無所知,也別無選擇。所以一切還是要從教育與淨化人心做起。因此,她一有時間便去當義工。

但老師也不是永遠都是溫文爾雅的。筆者曾親眼見過老師在課堂上破口大罵,又曾在論壇上叫一些庸官難堪。筆者問她為甚麼要這樣生氣?這樣不是有失學者的身分嗎?老師說,維護公義是需要發聲和堅持的。可惜,現實生活裏並沒有羅爾斯所說的「無知面紗」,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利益、位置和立場,並根據這些去爭取和建構自己的理想世界或欲望天地。能像老師般能擁有一顆正義的心和肯為人類理想事業不斷奮鬥的人物,實屬罕見。

時下的政客,當違背自己承諾時,會推說是為了崇高的理想;當破壞自己協議時,會自圓其說是為勢所逼;自己橫蠻無理時,卻只懂叫人體諒;認為自己所說的一定是正確,持相反意見的人都是無知的;尤有甚者,會為了利益和選票把黑顛倒成白,混淆視聽。筆者慶幸曾受過一位好老師的教誨,更懷念文老師風骨及堅持!

(原刊於 2014-10-21 星島日報〈大學版〉)

2014年10月7日星期二

教的目的與學的層次

多年前,一位同學曾跟我們的國文教授,作如下的對答。

問:教授,其實範文的作用是甚麼?
答:範文,是優秀文章的示範,給初學者作為一個參考。
那可以取消其中一、兩篇,而不影響教學效果嗎?
當然可以。範文,不外是個例子,是個手段,而並非目的。
但教少了,就不會有影響嗎?
也不會完全沒有影響,那視乎你想教授些甚麼,或想傳遞些甚麼訊息?
那教授你認同考核時,需要同學背誦某些章節嗎?
非必要的背誦,其實無甚必要。然而,某些文言文卻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強記,這對整體語文基礎的穩固性,很有幫助。
那是否要讓學生以後都會宰宰記住才好呢?
能自然而然記著,當然最好。但倘若之後忘記了,也不見得是壞事。畢竟,頭先已經說過,範文不外是個例。教的目的,就是不用再教多一次。知道學生已吸收了某些知識,便可以了。俗語說:過橋抽板、得魚忘荃,用不著放不下。
聽罷,我們一眾學生,仿佛明白了些。

至於學習,筆者則很喜歡跟學生分享以下的一個故事。話說故事裡的徒弟,厭倦了學習的生活,又覺得已通曉了老師的學問,於是向老師辭行。

老師:你認為已經掌握了我的學問了嗎?既然如此,離開前,就請你幫老師一個忙,到山下找些碎石來填滿我後花園的甕,可以嗎?
學生雖不明所以,但仍往山下走了一趟,用搬回來的石頭,把那個甕填滿了,然後就想拜別老師。
然而,老師於此時候卻再說:填是填滿了。但老師卻想你再幫多一次忙。你能替我到山下,找些沙來,再填滿那甕嗎?
學生聽罷心裡想,再行多一次,也分別不大。於是就再次下山,並完成了老師的要求。
祇是,老師這次卻再說:辛苦你了!但既然你都決定下山,那不如再幫多我一次吧!這次,你就幫我取點水,給我注滿那個甕,如何?
學生在推無可推的情況下,終於完成了這次最終任務。

臨走前,老師跟他說:為學就正如你幫我完成的三個任務。每次都好像已經把那個甕填得滿滿,但其實當中充滿著未填滿空間。學問的高明處,總在微小的細節功夫上,願你能好好領會。(原文刊於2014101 星島日報「師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