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星期一

再見可可!再見小卡!

可可及小卡,已於一年內先後離開了。可可是於去年的724日離開的。而小卡則在上月的22日。現在的舊居中,就祇剩下豆豆了!

其實早於小米離開時,史提反心裡的倒數計時,已經開始。祇是,由於要照顧兒子,新舊居之間的交通又不算方便,所以,就是有點空閒時間也好,也未能再抽出太多的時間去跟他們玩了。有的,亦祇是些祝福與回憶。

我曾說,可可是世上最幸福的丈夫之一,豆豆永遠侍候在他的身旁,而他跟她又永遠形影不離地過著游閒的日子。除非他碰到被我放出籠外的小卡,否則,很早以前,他已經連跑也懶得去跑。

至於小卡,則是五隻兔子裡,最讓我費神的一隻。原因,是早年他已剝掉門牙,有時進食要幫他一把。這再加上他自小腸胃欠佳,毛多而難打理,所以健康的問題總多著。事實上,他去看醫生的次數,也是最多的。然而,估不到的,他在幾兄弟姊妹中,卻竟是最後走的一個。

人生是難預計的!多年前,他們不經覺進入了我的生活裡。然後,多年後,又在我的生命舞台上一隻隻無聲無色地消失……。

在腦海中,他們其實一如往昔,並沒有兩樣,一樣是開心、貪吃和跳蹦蹦的。

他們現在都被放在舊居中的小佛壇旁,願他們都能成功輪迴轉世!

現在的舊居中,就祇剩下豆豆了!


2015年6月15日星期一

有一種感覺,叫不捨……

寶貝兒子謙謙足兩歲後,再過不多久,就會正式上幼兒預備班了,而且出於對成長、學習及自我管理等的多考慮,將來他所選讀的學校,會是全日制的。我自己看看來年的工作流程,再看看謙謙之後的上課時間表,竟忽然生出了一種感覺來。這種感覺,就是捨不得。

卻原來,幼兒從出生到上學,那些由早到晚,圍著你身邊走,你就是他的全部的日子,其實並不太。這尤其是對於我這個中年得子的人來說,好不容易才放棄了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習慣,投入一段親子關係,慣常地睡在兒子身旁,有空就陪他玩耍,晚上幫他洗澡,尿了替他換片,放假就拖著他去逛街,久不久就和他去旅行。甚至,連甚少父親出席的親子班,我都幾乎次次出現。而現在一想起謙謙兩個月後,就有他新的開始,不能再像現在般,無時無刻,都在跟自己親密地依存在一起,心裡就有點放不低和不舒服,也明白多年前自己母親對自己說的,每次看到自己親手撫養的兒孫長大,由依賴自己到投入校園的世界,心裡總有點戚戚然的感覺。

朋友告訴我,再下一關,就是「陪太子讀書」,路遙且遠,不必這樣早唏噓,前面的日子多著……。

然而,時間就是殘忍的,當小朋友開始獨立,有了自己的朋友,尤其是男孩子,父母親的角色就開始慢慢引退,然後結出一層霜來。我當然希望謙謙不是這樣,引退的日子要推遲些,更願他能打破男孩的規律,永遠跟父母親近。但事情是否如願,卻實在難以預期。

幸好,我早有時空的訓練。從一開始,就當自己是從將來返回現在的,要儘量掌握住當下的每分每秒,並立志要跟謙謙同渡每一個在童年中的重要日子。要他知道,有一位愛他的父親!

謙謙,父親節到了!這是爸爸的第三個父親節,謝謝你!爸爸很愛你!

2015年6月4日星期四

要不,一開始就對孩子狠些!

星級朋友半開玩笑地在面書訴苦,說陪月的薪酬超出其想像。那位朋友所說的,當然是真相。星級的,自然要找星級。而事實上,星級陪月在香港,的確不愁沒有工作,而且薪優糧準之餘,更可以擁有選擇權。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全因為孩子矜貴。為人父母,當然可以一手一腳自己處理,但找個經驗豐富的幫下手,自然有其道理。

說起來,養育孩子的支出,又豈止如此這般呢?筆者以前不諳世事,以為李麗珊說的400萬孩子養育費,是報大數,身為家長的,可以豐儉由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誰料自己成為了別人的父親後,才知道那條數的確是計錯了。但不是報大了,而是報小了。

準備出世,添置用品,是一筆。產前產後檢查,醫院住宿,是一筆。打針、保健、看病,是一筆。買保險,是一筆。搬屋,或裝修,是一筆。出生後,母子補品、奶粉,是一筆。請陪月、家傭,是一筆。擺酒,是一筆。買書、益智玩具、影音,是一筆。上學、讀興趣班,是一筆。出入交通,是一筆。帶他去見識及旅行,也是一筆。但更貴重的,是心力、體能與時間的消耗。

嬰兒時期,擔心他的身體發展,要做各種資料搜集與安排,要費心力。變成幼童,找親子班、興趣班,要找到及陪伴他,身心都要投入。到報幼兒園、幼稚園,要一早做功夫不必說,更要第一身陪他去面試,自己的心理體能,不能鬆懈。更何況,若知道自己的孩子稍遜於人的,就要補救。聰穎非凡的,就要加倍栽培,個個決定,都影響至鉅。分秒必爭,涉及賽程、賽道、起跑線及終點。

還有的,是你能付出多少的愛與時間?單單是睡前給孩子哼哼歌,說說故事,已經很多人受不了。更何況,孩子在正式入學前,除了睡覺,是全天候24小時,都在不斷成長。永遠處於需要照顧、探索、好奇的階段。不會守規矩,不會按指令。一學懂行走,就會到處亂跑及探索,完全自我中心,而且精力無窮無盡。跟他玩半日,父母於他睡覺後,要爭取休息多半日才夠。跟他玩一日,連身心消耗,正常要休息三日,才真正復原,但偏偏事實卻是,父母永遠欠缺休息的時間。坊間流傳,盡心盡力的父母的一年,是普通人老化速度的五倍。(打趣的以父親老化的速度作比喻,是孩子出生時,父親像劉德華,三年過去,父親就變成像劉江華,當中的恐怖,可想而知。)

於是乎,朋友就告訴筆者,要不,一開始,就索性不生,或在孩子出生後,就對他下個狠心,一切不聞不問。他更可愛也好,也祇能對他冷冷淡淡。另一半,或工人,做得不夠好?也要裝傻扮懵。否則,認真的話,你就輸一世,而且萬劫不復!

如果是你,你會怎樣選擇?筆者就選了……盡力做傻瓜!


2015年6月1日星期一

康德與外星人

一連十三集在明珠台播放的《探索宇宙》,終於播完。最後一集,節目提出與外星智慧生物溝通的可能與方法,是:科學。所以,美國太空總署在進行探索宇宙任務的「航行者一號」上,亦早留低了科學的圖案及錄好了音樂和聲音,好讓有朝發現它的高智慧生物,能確認人類的存在。

然而,問題是:就算真有外星高智慧生物,這麼的一組訊息,他們能夠讀得懂嗎?解讀工具,筆者從不擔心。怕的,祇是外星物種的感官結構與認知特性,會與人類相近?或至少能互通嗎?

近代哲學巨人康德,曾提出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充其量是通過五感和透過認知範疇去掌握。除此以外,一無所知。用康德哲學的說話去講,就是:人類祇能掌握「現象」,而永遠不能知曉「物自身」。

人類不能,但外星高智慧生物就可以了嗎?這個筆者拭目以待之餘,也很想知道答案。

也許,於這個關鍵位置上,佛家哲學顯得較有智慧。在佛教觀念裡,外星高智慧生物,不外乎也是眾生的一種。而大抵具心、識、靈、覺送幾方面修養的眾生,都不受制於眼前所處的單一物質世界。諸佛菩薩的精神,更是圓通無礙,溝通與交流,能超越三界五行,直接來,直接去,了無時空的限制,或形軀的制肘。

有一回,神通第一的目楗蓮,就曾試探佛祖,飛到不同的宇宙空間去傾聽佛語,怎料無論他怎樣努力,也仍然無法離開佛祖聲音的範圍,一如傳說中的孫悟空,就算打了幾多個筋斛也好,也仍然在如來佛祖的掌心之內。

也不知到了那一天外星智慧生物到來之際,他們會唸起佛來嗎?

不能再靠資訊及工序生存的年代

那些年,祇要能像出木杉般,在家中擁有一套少年版的百科全書,讀小學那幾年間,就可以穩坐同學之間千奇百怪事物「專家」的位置。升上中學,買幾套《讀者文摘》出版的《瀛環搜奇》、《奇聞怪事錄》,也可以揚威天下、不可一世幾年。唸大學,一收到參考書目,就馬上到圖書館把它們全借下來,也能勉強收到類似的效果一陣。

但自約十年前起,當互聯網把知識無限免費上下載,又出現像維基一類的平台。資訊,已經不再成為人與人之間主要競爭、較量的關鍵。這再加上Google、百度的搜尋器,單靠資訊而缺乏資訊鑑別及判斷能力的人,就更加難成為專家。

這在職業生涯裡,亦類似。現在單靠某種知識,已絕對不能保住一份工作。沒有幾分技能、技術,不要寄望有人會覺得你重要。然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研發,若你倚賴的技能、技術,能高度程序化的,在未來十至二十年間,你也必然失去你的工作價值,被電腦或機械人取代你的位置。

最近,在美國及台灣,不約而同地,都做了一些研究,說有很多工作,在未來的一至二十年間,會被人工智能取締。居頭幾位的,是:收銀、製造業工人、保安技術員。但緊隨其後的,卻也包括:律師、醫生和教師。而最不受影響的,則是:創作人、藝術家、演員與歌手。

由此看,靠腦袋高度運作及創意才可生存的年代,終於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