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

大學收生對通識科的要求是否合理?

中秋節前,教育局就新學制通識科的問題公告天下,建議學生在該科考獲2級,即符合大學入學的要求。而根據各大學剛公佈的收生最低要求,港大、中大和教院,卻合共有12個學科,學生申請入學時,須於通識科考獲3級或以上的成績。有負責收生的大學教職員更表示,由於通識科與語文、專修學科的要求相若,故要求學生在以上三方面,都一樣要達到3級或以上的成績。可是,這樣的要求合理嗎?

先撇開通識科的原意,是否為升讀大學而設?也暫時放開通識科的評核,是否已有公認的標準?然而,像港大牙醫課程,也要求學生在通識科須考獲3級或以上,就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試問假若港大牙醫課程需要,為甚麼港大的醫科,或中大的牙醫,卻不需要?而又再假若這個要求,日後會如實執行,請問將來一個在專修學科和語文能力兩方面表現俱優異,但偏偏在通識科表現卻普通的學生,在申請入讀大學時,是否會因此項要求而增添了他入學的障礙?

當然,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到各大院校對通識科的重視,還是值得欣喜的。至少,這較之她們對之不聞不問,心裡會較為踏實和安慰。然而,訂定通識科課程的人,到底是怎樣思考的呢?他們又預期學生會獲取一個怎樣的教育成果?據《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2007)說,通識科的宗旨是要:幫助學生加深對自身、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的理解;對不同情境中經常出現的當代議題作多角度思考。然而,到底怎樣才叫做「加深」了「理解」?「多角度思考」又意味著些甚麼呢?就著這個問題,幾位現職通識科教師告訴了筆者幾樣值得思考的事實。

第一,在通識科的課堂裡,並不是每位同學每次都會積極發言的。通常很視乎該節的課題。舉例說,倘若該堂是說「環境保護」,並提到「污者自付」的原則,而剛巧有學生家中是經營茶餐廳的,那個學生或許就會說個不停,但其他同學卻很難說。第二,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與發言質素,與其家庭背景,有很明顯的關係,大抵是家庭背景愈好,課堂上的表現及整體成績也愈好。第三,是通識科的內容,表面上雖說「離不開『生活』」,但現實上卻是沒有充分顧及來自「低下階層」學生的需要。教科書的價格高昂不用說,做一份甚麼「社區報告」,隨時就要搭幾次長途車,由早到晚,又要錄像、攝影和編印問卷等等,以「低下階層」學生資源的捉襟見肘,根本就「有口難言」。第四,在現時「全納、共融」的趨勢下,屬第三組別的中學內的「特別班」,總包羅萬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有新來港的、有少數族裔的,令到通識科於課堂上的運作成效,出奇地低。

筆者始終相信,教育局當初設立通識科的原意是好的,但卻缺乏通盤和細緻的思考。再打開現時新高中的通識科教程,更覺當中的議程,都向「中產階層」傾斜。所以,與其說將來大學入學要求須學生通識科成績良好,不如說她們暗地裡要的,是學生具有「中產思維」的特質或能力。而假若筆者分析正確,過去貧困學生憑苦讀專修學科就能夠進入大學的神話年代,再過幾年恐怕真的要變成「神話」了!

(原文刊於 2010-9-29 香港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