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冷靜與熱情之間

( 原文刊於2009年10月12日 《教協報》第4頁〈教師園地〉)

新學年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意味新高中學制正在高速進行中。筆者雖然冷眼旁眼,但心裡卻始終憂心戚戚,擔心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不容易劃出一條平衡線。剛巧,手頭上有些關於福建中學接手辦臻美黃乾亨學校時所遇到的問題的資料,正好借此機會讓我帶大家,由這棵樹去窺見下香港教育的森林。

臻美黃乾亨學校於八年前創校,以香港名人黃英琦的父親的名字命名,是黃家幾兄弟姊妹一起籌款把學校命名權買下來,送給他們父親七十歲大壽的禮物。臻美學校是一間直資學校,宗旨是以愉快學習為本,並以活動教學為手段。建校初期開辦小學至初中課程,並計劃遲些繼續延辦高中。然而,由於辦學理念在香港屬「異類」,而且校方行政混亂,於是至去年為止,一直申領不到正式註冊,而且申辦高中課程,也是遙遙無期,最終更導致香港教育發展史上,罕有的「交還辦學權事件」。到今年九月,在大部分家長表明希望由有基督教背景的辦學團體接辦的同時,學校交由傳統愛國辦學團體旅港福建商會褔建中學接手,並正式改名為福建中學的附屬學校。

那麼,我們從這件事上可以學曉甚麼呢?原來,在「交還辦學權事件」發生之前,臻美於坊間的名聲是不錯的。而由於它屬直資學校,採用活動教學模式,除主流課程外,又給每名學生提供額外的「綜合潛能訓練」,於是更有「平民國際學校」的美譽。而事實上,無論臻美在出事前或出事後,被傳媒訪問的家長,都一直認同它的辦學理念及運作模式,並稱頌它在建立學生自信心及人際溝通上的成果。然而,除了因為辦學團體的帳目不清及行政混亂外,它申請不到高中課程的開辦權的原因,究竟是甚麼呢?教育局卻一直沒有公佈。但這從福建中學副校長周蘿茜在一次接受訪問的答案中,卻可以找端倪。無線的記者問周,究竟福建中學憑甚麼能獲得臻美的辦學權,周說:福建中學優異的公開考試成績,應該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由此可見,甚麼愉快學習、活動教學或「綜合潛能訓練」,辦小學到初中,用來作為香港整體教育制度裡的一扇窗,或「另類教育」典範是可以的,但升上高中就不行。辦高中、考大眾認同的公開試,學業成績始終最重要,學生能擁有個人自信與人際溝通能力固然是好,但卻不是教育局考慮的重點。由此可見,教育局一向以來所提倡的「全人發展」理念,在很多關鍵位置上,依然是個騙局。

見微知著,從福建中學接手臻美的事件上,我們可以解讀出以下幾點。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儘管經常聽到教育局提及一些新理念及想法,但請都別太認真。因為從教育局的角度看,所有教育相關的理念及想法,最終都祇是會以學習果效或公開考試成績作終極參考。換句話說,沒法或很難突顯教育成效的學科或活動,最終都祇能是配角,一遇上「重頭戲」導演要選角時,都祇能靠邊站。二,作為家長,我們儘管整天都聽到教育局咨詢我們的意見,但亦請別太天真地以為他們會尊重我們的意願。因為公開咨詢祇是教育局的一個慣常姿勢,並沒有太實質內容。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