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

佛教的心理學與超心理學

筆者小時就讀道慈佛社學校,並曾多次獲得校內的佛學獎。唸新亞研究所時,研習中國哲學,對佛學有另一重認識。之後,曾細閱梁隱盦、葉文意兩位居士所撰寫的《佛學十八講》、看《百喻經》,並追隨朋友到法住機構聽霍韜晦教授主持的佛學講座。廿多年間,到過敦煌、西藏、印度、緬甸、泰國、不丹等佛地。日前,機緣巧合下,又在金剛乘學會結緣灌頂受十善戒,算是對佛教有基礎的認識。為普及及推廣佛學對宇宙、人生的洞見,以下透過虛擬對答形式,展示筆者對佛教心理學與超心理學的理解,希望能拋磚引玉,有更多前輩、高人指正。

問:請問佛教是甚麼?它跟西方基督教有甚麼主要分別?
答:這一開始,已經是難題。西方基督教源自中東的一神宗教,其唯一典籍《聖經》開宗明義,就是〈創世記〉,頌讚獨一無二的主宰、真神,強調崇拜、立約與救贖。而西方宗教(Religion)的原意,則是「重新和好、給合」(Re-union)。這跟佛教始祖佛陀眼看眾生的苦難,繼而出家、修行、證道、立教、弘法,很不一樣。或者,可以這樣說,佛陀立教的起點,就是悲天憫人,希望解脫眾生的煩惱。而佛陀則祇是「真理」的發現者與推廣者。佛,就是醒覺的意思。而教,就包含:宗向(Direction) 及教導(Teaching)的成份。特別是後者,與基督教的差異,相距更遠。

問:佛教的「教」,為甚麼這樣重要?
答:我之前說,佛,就是醒覺。但如何令眾生醒覺呢?這就是個大問題。因為當中涉及不同人的資質與所處的生命歷程與階段。佛教稱之為「根器」。而就不同眾生的根器,佛教考慮多種可能的教授內容與技巧,發展出很多不同的派別,和開發出很多不同的經典。佛教自己稱之為千門萬戶。

問:學佛困難嗎?
答:既難,又易。難的地方,是它的確千門萬戶,甚至是眾說紛紜。驟眼看起來,個個派別都真,但又像個個派別都假。甲派教的,跟乙派教的,從內容到形式,都不盡相同。一般人,很難判別。

問:那麼,學佛容易嗎?
答:易的地方,是你若明白當中的關鍵,再就自己資質和情況,就可以很快上手。而那關鍵,就是佛教所強調的「覺醒」,換句話說,就是如何開發出眾生內在的這種智慧,去察覺世間的真實。以一般人為例,對繁複的經典感到無從入手的話,就可以從「拜佛、頌經」開始。閒時才聽經和聽些佛教故事。而我自己則從佛教義理入手,然後才學靜坐和守戒。

問:佛教如何跟心理學產生關係?
答:民初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先生曾強調:「佛教,不是宗教。」但於我而言,佛教甚至說應該是一整套的心理學和超心理學,才正確。為甚麼這樣說呢?原因是佛祖創教的起點,本來就是分析自己的感覺,和期望眾生的覺醒。也因此,佛教一開始的分析點,就已經是個體的自身、內在、感知、判別等的特點,這些都是現代的心理學的主要課題。更何況,佛教思維方法的對象,是眾生,也即是所謂的「意識」,就更接近當代心理學的心理分析切入點了。而由對五感到八識(五感再上「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的分析,到佛教發現和肯定宇宙有層層級級的意識生命、狀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則接通超心理學鼻祖容格所談及的「共時性」與「集體潛意識」的內容。

問:佛教思想是否影響西方近代的「心智科學」?
答:是的。這也是一種機緣。上一世紀五、六十年代,西藏出現了逃亡潮,很多上師到了美國和歐洲。而當時西方世界發現,藏傳佛教裡的很多技巧,即如:念咒、結手印、靜坐等,都能對身體產生很多奇妙而正面的效果。而佛教部分對心識過程的分析,實際上亦開展現時的「認知心理學」。

問:可否說多些佛教心理學?
答:或許,我用一些例子去說。佛教分析人生的痛苦,「四聖諦」中首出的「苦諦」,是先從主體(或主觀)的感知過程出發的。從感官導入去說,就是分析:眼、耳、鼻、舌、身、識的特性。從心識活動去說,就是分析:五蘊,亦即色、受、想、行、識的過程。前者跟現在心理學的感知研究內容重疊;後者跟認知心理學的課題一致。此外,佛教身語意的修行方法,其實跟心理學的行為學派的想法,亦有類近的地方。

問:可否再說多些?
答:可以的。之前說,佛教很重視「教」,就不同眾生的根器,設計出不同的「課程、讀本與活動」。這其實亦即是當代心理學經常研究的「性格類型理論」與「學習效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去講,有些人喜歡熱鬧的,有些人不喜歡思考的,都不能勉強,這是心理學研究的「性格」。有些人能透過「講授形式」,達致最大的學習效果,但亦有人喜歡「經驗學習」的方法,這就心理學研究的「學習」。也還有,佛教的儀軌,也有心理學上的「淨化」、「昇華」與「移情」等作用可以說很多、很多

問:還可以再舉例子嗎?
答:可以的。佛學研究眾生和意識,比如說「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最終是想拆掉「我」的執著,進行「捨棄」的過程。但其實它正在分析「自我」的真相與形成,這與當代心理學研究「自我」(Self)、「身份」(Identity)、「角色」(Role)等課題,指向與用力處,雖不相同,但過程卻無異。這當然還可以涉及心理病的形成與討論。當代心理學喜歡以生化原因及外在壓力來解釋人類精神上的失調,但佛教卻較他們更早從人的心理特性(缺陷)提出「執著」、「三毒」(即:貪、嗔、癡)、「八苦」(即:生、老、病、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死)和「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說法。

問:可否說說佛學與超心理學的關係?
答:其實超心理學的鼻祖容格,是受佛教的啟發和影響的。佛教的「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基本上,就是超心理學所研究的全部內容。佛教不單單從「人」的角度思考,更明白「個體」以外,仍有「集體」。「小意識」以外,還有「大意識」。「低層意識」以外,還有「高意識」。「眼前世界」以外,還有萬千個「平行宇宙」。所謂「三界」、「六天」、「四州八獄」或「三千大千世界」。我以前寫的一部小書《超心理學與潛意識》,其實就是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些……

史提反聊天室 - 佛教的心理學 -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