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星期五

閒暇運用與志趣培育

今個學期接手《工作、閒暇與人生意義》一科,備課時剛巧碰上一位研究課外活動的專家、一位前名校校長,先後就「其他學習經歷」的種種,來教育大學做講座,引發筆者一連串的思考。

研究課外活動的專家在其講座中,一開首即指出,說是其他學習經歷也好,說是學生活動也好,一旦政府插手,把之課程化、形式化,變成升學的部分條件,它們就會喪失生命力,學生會對之失掉興趣之餘,亦會對師生造成壓力。長遠來說,反發揮不出它們原來對學生的教育功能與成長作用。認為當務之急,是要「鬆綁」,以虛代實,讓學生尋回自己的興趣,再度燃點他們對世界的熱情。

然而,另一邊廂,前名校校長卻對住現場的大學生慷慨陳詞,質問他們讀書以外的時間,到底都花在哪裡去了?有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閒暇,部署好自己的將來?

筆者現場祇覺精采,卻也不覺得二者有任何矛盾。說坦白,前者針對近年中小學學生活動的課程化、條件化趨勢,的確一矢中的。而眼看學生面對參與甚麼都是「評估、評估、再評估」的絕望,筆者也時常嘆息,渴望中小學的師生間,能回到過去參與活動時的喜悅,而不是像現時般,連去外地交流都已經是指定動作,師生疲於奔命,身心俱憊,笑容欠奉。

而校長強調的,卻是閒暇活動固有的宗旨。非僅僅為感官刺激或娛樂,而是要透過各種興趣,去讓自己成長,並加以認識世界。這也就是所謂「志趣」。而校長亦補充,倘學生能自發地參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或於參與活動時能為該活動賦予意義,前者像參與扶貧或拯救流浪貓狗活動等,而後者像透過球類比賽領會世界文明規條乃至體育精神等,則學生的視野與生命素質必然提昇。

再反觀現時病態的香港社會,家長從幼稚園起,即讓子女參與不同的活動,三歲起報考不同的認證考試,目的不外乎是藉此增加自己子女入讀心儀名校的機會,實在可憐也可敬。在此盼望教育當局能帶頭打破學生活動形式化的趨勢,把學生活動推回以培育學生心智與眼界為目標的正軌上,勝過硬推甚麼生涯規劃。(原文載於 2017-12-08 信報〈教師陣地〉)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