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星期五

剩食與廚餘的記憶

於八、九十年代或以後出生的人,也許不能想像香港之前生活的艱苦。那些年,吃窩巴、用醬油伴飯吃,是很多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倘若生長在一個兄弟姊妹多的大家庭裡的,吃飯、起筷的動作慢了些,更可能要用「白飯」伴以「白飯」來吃。每個家庭的廚餘極少,每天的剩食也不會多;若有,亦會把之留到第二天再享用,不像現時香港人般吃剩「即棄」。

筆者年幼時,正是貧苦大眾的一份子。記憶之,那時在黃大仙、老虎岩的市集,有一種頗特別的廚餘 / 剩食,價格不高,但質素不差,而且與款式不少。甚麼火雞肉、雞肉、鴨肉、魚肉、肉排、牛柳、串燒,甚至連糕點和甜品,都一應俱全。卻原來那是來自當年機場酒店的「自助餐」的「剩餘物」。市集有幾個流動小販,每晚去收集,然後第二天一早,就拿到檔口去賣。所謂「手快有,手慢冇」憎多而粥少,是窮人子弟兵的「恩物」。

成長以後,收入漸穩定,家中開始養狗,就開始了另一種習慣。那就是把自己每餐不吃或吃剩的東西,稍作清洗,都留給自己的狗,並享受那些跟他們分享的滋味。如此,年復一年,直至他們都先後離開。

幾個月前,開始上山餵飼流浪狗,令勾起了這些回憶。也再記起,所謂廚餘、剩食,其實並無「不妥」。它祇不過是現代城市人的一種習慣,寧願浪費,也不在點食物(或製作食物)時控制份量。而現時筆者無論在那裡吃飯,也會隨身準備一些循環再用的小「膠袋」,用以盛載食剩的東西,再留給流浪狗吃。

這樣,筆者開始了第三段與廚餘、剩食的關係。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