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玄學‧科學‧心理學

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筆者自幼即對玄學有強烈興趣,覺得當中玄妙非常。套用句老子的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玄者,黑也。亦即看不通,觸摸也不實在。無絕對客觀基礎,亦缺乏標準運作流程。用中國人常用的「三七分」去說,可學的,佔三,不可學的,佔七。前輩高人看相、算命,講求「觸機」,原因亦在此。

可惜的是,近年坊間吹起玄學的「科學」包裝風,流程中又滲入「心理技巧」,令到玄學近年的發展,幾像一池死水。特別是那些不懂得心理學卻又追捧心理學的,更把一切說成「性格決定命運」,而不是「命格決定際遇」,令玄學既欠缺學理上的新發展,也沒有幾位真正高手出現過。現時混江湖的,依筆者觀察,有兩個習慣。其一,喜歡說甚麼,玄術、術數,都很科學,有統計基礎。其二,喜歡用甚麼「現場感應」或「互動取向」。於筆者而言,這說穿了,其實就是「轉移視線」、「瞞天過海」。前者,也許根本就不明白,玄學、術數之所以吸引,就是因為它的「不受科學拘束」。說玄學、術數有統計基礎,那麼,即意味玄學、術數變成統計學,是一種「對過去及現有的描述,和對將來的一種『可能推測』」,變得一點都不有趣。而後者之所以討厭,則是因為它慢慢把玄學、術數,變成了一個「猜度」過程,跟原先玄學、術數的意念,慢慢分離。

其實很早期,筆者都已經覺得將玄學科學化,祇是它其中一條的「可能出路」。畢竟,大部分的玄學都沒有很穩當的科學基礎,或「可解釋性」。就以掌相傳說中的「掌心神秘十字紋」為例,說擁有它的,玄學的天份就特別高,本身就已經不大科學。為甚麼這樣說?因為嚴謹科學總要求「因果」指向與證明,祇有社會科學才會勉強接受「變項關聯」的強弱。又況且,是否個個成氣候的玄學大師都「掌心有『十字』」,也很成疑問。

至於現場的「互動」對答,就更危險。筆者所見,是對號入座、隨機應變與「合理化」的情況比較多。即如玄學家說,被分析對象與家人關係欠佳,眼看對方強烈否應,玄學家通常都祇能即時將說話收回,再打圓場,變成一種「心理猜度與輔導咨商」遊戲,往下再聽不到玄學的意見與聲音,也遲早耗盡玄學千百年來所積聚的聲譽。

記得以前跟玄學老師閒談,他總說:「要問你很多基本資料與問題,才幫你看相、算命的。要不,就是那個人甚麼也不曉,騙你的。要不,根本那個人就『未滿師,在渾飯吃。」然後,又補充道:「假若出生年、月、日、時,不大肯定,通常再看一下面相、手相、氣色,起支卦及頂多再問兩三條『是非題』,幾樣東西參詳及互相印證補充之後,就一定可以了……。試問,問完你父母兄弟姊妹的情況,又問完你婚姻,再連職業都問了,他還有甚麼可以告訴你?」

筆者一直認為現代玄學,除了需要更新所用的詞彙,令它的說話變得較精準外,也實在需要更多與其它學問作整合,看看當中有甚麼是共通的。即如:近年坊間有人把西方的九型人格、塔羅與指皮紋學,與中國的占卜星相相結合,筆者就覺得很值得欣賞。祇寄望有心鑽研術數的,能多思多考,探本尋源,回復玄學本來的精彩與吸引,不再走歪路。

1 則留言:

Blogger wongwhstephen 說...

堅持有「合理」原因或解釋,無論是物理或心理的,都是迷信「科學」的特徵之一。玄學家,其實不宜事事都加以「合理」解釋。舉個例,這兩天筆者到過三處地方,都有燈壞了,該不該解釋?

2012年6月12日 下午2:36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