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

淺談知識的結構、規律與習慣

知識(及在它的陳述過程中),很多時都呈現出一些結構、規律與習慣。有些是語言的,有些是社會經濟條件性的,有些則跟某些認知體系有關。舉個例說:一級與二級之間,那一級較高?相信就沒有人能即時答得出。同樣,「副」的跟「助理」的,哪個職級較高?亦沒有一定。很視乎那範疇的「約定俗成」。又以香港社會為例,一般工人的收入大約多少,於香港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準能答得出;但叫初到香港的人去猜,卻很難猜得到。再舉個例,於香港當教師需具甚麼資格與訓練,不在教育界別內的,就算是香港人,也難說得準確。這就是知識的性格,也是它們的結構特性。以下再舉幾個例子,讓大家思考:

例子()
某甲:碩士再讀上去,是甚麼?要再讀多久?
某乙:再讀多久就不清楚。但碩士讀上去,應該是「爵士」。

例子()
某甲:我在香港打電話到北京,是幾毫子一分鐘。你知不知從北京打回來,又大約多少錢?
某乙:北京的物價,一般都較香港便宜,長途電話的收費,應該跟香港相差無幾!

例子()
某甲:我的舅舅任職警隊高層。
某乙:是嗎?那他的職級是甚麼?
某甲:警署警長,掌管整個黃大仙警署。

例子()
某甲:香港現時是春天。那麼,那邊是甚麼季節?
某乙:是夏天吧!我記得它跟香港是不一樣的。

例子()
某甲:那間小學比較好?
某乙:我不知道。
某甲:你不是教過中學的嗎?
某乙:是的,那有甚麼關係?
某甲:你不是由「小學教師」升做「中學教師」的嗎? 為甚麼會「不知道」?

例子()
某甲:高級文憑跟學位有甚麼分別?
某乙:高級文憑是較學位低一等的學歷。
某甲:那為甚麼他們的入學要求,會是一模一樣的?

例子()
某甲:為甚麼這間店的「勁辣」是不辣的?
某乙:因為還有兩級是「超辣」和「超勁辣」。
某甲:那為甚麼上次又那麼辣。
某乙:因為上次的店,分成:BB辣、小辣、中辣和「勁辣」。
某甲:那這間呢?
某乙:這間分五級,頭兩級是:小辣、中辣。

例子()
某甲:中國現時的男女比例是幾多?
某乙:1.33個男人 0.88個女人。

例子()
某甲:你去過那些地方?
某乙:我去過倫敦、巴黎、德國、比利時、紐約、東京、泰國、馬來西亞、南京、哈爾賓。


例子(十):
某甲:最怕吃辣的東西,
某乙:好。就「水煮牛肉」吧! 

你能說出上述例子的問題所在嗎?順帶一提的,還有知識的分際、歸類與應用場所的問題。也舉兩個例。第一個是中世紀時的一次「神學會議」,認真地討論了「一個針尖上可以同時站立幾多位天使」,結論當然是不了了之。而最後一個例子,則很值得所有朋友參詳:

例子()
大人:小朋友,你住在哪裡?
小朋友:我住在「家」。
大人:那你將來想做甚麼?
小朋友:我想做「自己」。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