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作惡的根據:當上帝已死時,一切都獲允許

叔本華對倫理的想法,一直影響著尼采。尼采也同樣受「生物進化論」思維的啟發,認為人類受著「自然規律」的支配。所不同的,是尼采深信「上帝已死」,認定實踐「生命意志」,其實是每個人的使命。即如:雄性獅子之間的互相撕殺與競爭,最後祇有最優秀的那隻獅子,才有資格去延續牠的血脈,並在自己所霸佔的地域裡,進行管治。也正如:雌性的黑寡婦,基於養育下一代的需要,於交配完成後,會毫不留情把雄性蜘蛛吞噬一樣。因此,尼采提倡「超人」倫理,仰慕英雄及強調征服。勝者為王,一切行為,甚至殺戮,都被允許,間接成為後來納粹希特拉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的理論基礎。
尼采簡介:
http://christ.org.tw/philosophy/philosophy/Nietzsche.htm
標籤: 上帝已死、尼采、超人哲學
1 則留言:
有同學問,尼采思想的核心是甚麼?
這其實很難答。
概括一點說,應該是:人在混世中的生存意義和方法。
尼采卒於1900,處於世紀時代的轉折。
既感受大時代的無情與超乎想像的變化,又覺得生存應該具有意義。而假如「上帝已死」,人做的一切,就該被賦予一種意義。這種意義,既被賦予,但又需個體的爭扎(實踐)……。
也由於此,尼采亦是 存在主義 的一個 重要源頭!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