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天與地》

筆者其實沒有追看這劇,祇是聽年輕人說多了也順道看看,再在網上重溫。也才知道原來當中涉及頗多「年輕人成長中對『現實』的控訴」,故能引來不少「八、九十後」的共鳴。這尤其是劇中把幾位主角都描述成「有理想、有實力和有天份的」,年輕的觀眾一看,基於「投射心理」,就更容易「顧影自憐」及「對號入座」。
話說回來,看罷此劇也勾起筆者不少對人生的感慨。說坦白,筆者不是沒有埋怨過社會給自己的太少,但畢竟感謝社會給自己的成分仍較多。另外,筆者一直以來,縱使生活未如想像,也沒有噓唏過甚麼歲月催人、為世所逼,或「再見理想」。有的,祇是覺得劇集裡把生命的奮鬥描述得太容易。要知「現實的淒涼、恐怖,是儘管你心狠手辣、忘掉人性,你最終也極可能祇是庸庸碌碌。」更何況,無論劇中所涉及的音樂、藝術、財技、管理等造詣,都很視乎個人資質。正所謂「非關努力,事關天才!」像劇中幾位主角宋以朗(鼓佬,陳豪飾)、劉俊雄(黑仔,林保怡飾)、鄭振軒(Ronnie,黃德斌飾)和葉梓恩(阿Yan),人到中年,既能把外觀保持俊美,仍令身邊的人傾慕,又能把心念轉移,成為不同範疇的大器,根本就是「神話」。
最後,筆者不得不認錯的,是蓋棺定論,《天與地》是港劇近年的佳作。主題是:遺憾、愧疚、癡情、得不到與捨不得。寫劉俊雄的偽善、深沉、迷失、背叛、欺詐、機心、反覆及出賣自己,由正到邪,屬很立體及有血有肉的一個角色。寫他太太馬詠儀(Gina,陳芷菁飾)的「望夫成龍」,屬一針見血、刺中香港男人要害。寫他與鼓佬的「鏡子效果」、「一體兩面」、「既是友、又是敵」、「既相知、又顧忌」的關係,淋漓盡至。寫他與江兆泉(劉丹飾)的師徒關係,雖有「知遇」之恩,但卻「道不同」。而寫翁卓桐(邵美琪飾)的富貴、單純與「無知」,則屬神來之筆。就連寫配角雷耀彬(張國強飾)的「港式生存、奮鬥、爭扎與無奈」,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在全劇最尾的一集裡,幾位主角再次攜手站到台上去唱出由故友作曲、他們自己填詞的《年少無知》,與及劉俊雄出於原始善良反應撲出馬路勇救小童兩幕,更是全劇(思想、意念)最佳的註腳。而它的片尾曲《年少無知》,也是一首難得令人聽後動容的作品。
劇中金句重溫:
http://www.mydcc.hk/message/detail/84c9667a-a608-4e61-a111-6e1b8869675b?appid=2012010217572823242341402#app_2012010217572823242341402
關於在危急情況下「吃掉同伴」的種種思考與想法,值得參考的書籍:
薩伯:《洞穴奇案的十四種判決》
4 則留言:
網友說我「馬後砲」,國內「禁播」後,才跟風讚套劇好睇。我說,我是套劇播完,我才「蓋棺定論」而矣。事實上,史提反是要到在最尾一集看到幾位主角再次站到台上演出的一幕,才能確定這是一套好戲。
林忌評論:禁劇《天與地》泛起的漣漪
http://plastichk.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06.html
網絡評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KDD01h2KxE&feature=share
談《天與地》配樂:
http://enjoymentis.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16.html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