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辛亥百年的回顧與前瞻

辛亥革命百週年紀念活動,終於算是圓滿結束。過程中,雖然中、港、台定位不盡相同,比如:國內爭取辛亥的合法繼承地位,台灣著重中華民國的百年經歷與成就,香港則強調本身推動中國變革的特殊角色。然而,各自表述,也各得其所。在此,筆者祇覺應該反省歷史,及完成前人未竟的事業。即如:如何繼續推動中國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的發展,令中華土地上的人民,能享有一個「有尊嚴、有質素及有未來」的生活。筆者不是研究歷史(細節)的人,但卻喜歡思考歷史的過程與方向。孫中山先生曾親書:「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並提及「民族、民權、民生」的世界歷史大趨勢。願廣大中華兒女,都能繼續努力,完成孫中山先生的志願。而就香港而言,筆者覺得香港人理應重新振作,認清自己與中國本土大陸的關係,珍惜自己目前享有的法治、權益及自由,積極監察國內政治、社會、經濟各方面的「不公平、不正當及不正常」現象,避免淪為國內毫無特色的城市之一。再繼而發揮東西文化匯聚的優勢,從各方面先建立好一個榜樣給國內看。讓國內較開明的領導人,一如孫中山先生當年,在思考國家改革的前途時,能借鏡於香港。

但令人奇怪的是,辛亥百年海峽兩岸至今卻竟然仍有人說:孫中山當年的革命是錯誤的,並認為「君主立憲」的漸變式改革,其實更加適合中國云云。說坦白,孫中山的思想,也許真的並不完美,像他鍾情於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央政府,認定「地方分治」不利中國的長線發展,筆者就不完全同意。但若說他發動革命及提倡三民主義,都是錯的,筆者就一千萬個反對。要知晚清皇室的積弱與腐朽,實已超乎想像。喪權辱國,欠債纍纍,幾乎令中國變成「次殖民地」。而若不是青年孫中山寫上萬言的《致李鴻章書》,尋求溫和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亦遭到當時清廷當權者冷待,孫中山也是斷不會「破釜沉舟」地走上革命之途的。更何況,歷史難道沒有給機會滿清皇室去進行革新嗎?洋務運運、百日維新及預備立憲等鬧劇,歷史書上不是都寫得清清楚楚?所以筆者認為,仍說甚麼「孫中山革命給中國人負面影響比較多」的人,都是一些說「歷史馬後砲」的偽學者,而且更是些對「歷史潮流」缺乏觸覺的妖人。

回首百年,今日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終於算是站了起來!零八奧運,震驚世界;世界博覽,辦得有聲有色。航天科技,貼近美俄。國民生產總值,更躍升至全球第二。然而,同一時間,中國民間怨氣亦沖天,「假、大、空」現象處處,「冤、假、錯」案纍纍。經濟改革失調,政治改革滯後。稍一差池,全國隨時再墮深淵。孫中山先生臨終前曾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願以此句與兩岸三地中華兒女共勉!

(原文刊於11月2日《星島日報》「來論」,標題略有更改。)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