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我對香港未來十年的想法

一) 引言

除了在地理上的位置和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這兩個基點外,從很多蹟象看來,未來的香港都應該是屬於全世界的。本文先從「未來學」的角度,分析世界發展的總趨勢,繼而再根據其結果,預測香港新世代將會面對的處境。

二) 世界未來會是怎樣的?

無可諱言,最影響當代人類的東西,一定是科技。就這方面的發展,早前美國已有專家預言,傳統電腦將於十年後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類近這幾年國內「三網互通」的「隨身攜帶式個人移動電腦裝置」,像時下多種新款的「智能手機」一類的東西,讓每個人隨時隨地掌握資訊的同時,更可以同步回應及創造知識,帶動社會及世界發展。以香港現時三個網絡的覆蓋率而言,這意味著香港新世代的人,除了關掉那部裝置和決定冒著被人指責外,將來的「純私人時間」會進一步大幅減少。患上「資訊焦慮」或「網絡社交依賴症」的人數,必然增加。

其次,專家又相信,由於過去的瘋狂的「大規模生產」,未來人類將轉而擴大對「個人化產品」的需求。屆時,地區性或個人化的「製作工坊」,將成為一道潮流。以筆者觀察身邊香港新世代的人,個人意念多多,而創意亦無窮,新形式的「小本經營」模式,包括網絡視像及廣播製作,可以成為一股潮流。而這批新生意人,亦將以「個人風格及生活品味」為招徠,跟傳統以「瘋狂式最大利潤」的經營手法有別。祇要香港地產商人不繼續無止境地在租金方面苛索,這應該會是香港未來風味的一個重要景象。

第三,在個人身份及角色方面,隨著長期僱用工種的消失,行業界線的日益糢糊,與及人生中多次轉換行業變成趨勢,再加上習慣了「網絡上的第二身份」,未來人將更樂於以「第一身」或「自己興趣所在」,作為自己的身份或角色。到那時候,或許已經沒有人再問別人「你是做哪行的?」,而祇會問「你的『興趣志業』是甚麼?」以香港現時為例子,以「自由人」、「自僱形式」從事或專注於自己的興趣的,大有人在,更嚴然成為香港新世代的趨勢。

第四,隨著醫療科技發達及基因圖譜的拆解,未來人類壽命將可作大幅度延長,屆時年過一百歲,已經絕不希奇。而這再加上嬰兒夭折率再降低,與及社會多元價值觀的確立。不婚、遲婚、晚年再婚、無痛分手及離異、多元戀愛模式、少生育、不生育,甚至索性不談戀愛的趨勢,將有增無減。特別是香港醫療技術先進及作為自由世界的一員,香港新世代人將來的思想,涵蓋能力必然更具彈性。

第五,傳統教育模式將於短期內正式死亡,教育不再成為階層「向上流動」的保障,而同一時間,「無場地限制」、「同步、互動」及「終身持續」的學習模式,將變成主流。屆時,人人都擁有至少一個學位,「教師」則會變成一個「臨時稱謂」或「過渡性」形容詞,而再不是甚麼「終身職業」。以香港現時趨勢為例,大學畢業後,在某一特定時刻,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另外一個人的教練、師傅,專業知識與技能互換與互通,變成平常不過。

三) 新世代人該如何準備?

說了上述五大趨勢,也是時候談一下新世代人該如何對未來作準備。筆者秉承嶺南大學博雅教育ABC的傳統,即:Adaptabliity(適應力)、Brain Power(思考力)和Creative(創造力),故先說說這三者。適應力者,即具靈巧、活潑的通用能力,能就任何突發的變故而作出調適,令事情繼續運行發展。於此,「兩文三語」的應用能力,自然是其中之一。思考力者,即能持續吸收新的意念、具開放性與不停運作。能作多元角度思考,及長時期進行閱讀、批判、反思及應用等活動。創造力者,也即「另類思考」及「嘗試新方法」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破舊立新」的本事與魄力。

另外,以下的幾種修養,也是必須的。第一種是「人文修養」,能尊重自己及他人的意見,又能對人類文化的傳承,有一份關懷。第二種是「文化修養」,即在「全球化」歷程中,對不同種族文化,保持一份儆醒,不會認為自己的文化高人一等。第三種是「口才修養」,也就是有「說服他人」、「表達自己」和「推銷自己」的能力,絕不「妄自尊大」或「誹謗」。第四種是「規劃自己時間及人生」的習慣,亦即能對任何事情作充分的準備。

四) 港府的角色

那麼,我們該敦促政府做哪方面的事情呢?筆者看,至少應包括兩點。第一方面,是關於環境生態的。眾所週知,香港人現時的個人「耗電量」與「用水量」,都高於世界平均值。好的方面,顯示香港人愈來愈富裕,物質豐盛,有本錢去花費。但現實卻是香港人在沒有節制下消耗著地球的珍貴資源。因此,筆者強烈地認為我們應該長期及有意識地監察我們的政府,對他的一舉一動,記錄在案,並要求他於短時間內,就環境保護問題立法,向屏風樓說「不」、向清潔及可再生能源說「得」、對污染環境者提出「檢控」、對一般市民的環境保護行為作出「支持」。否則,連地球都沒有了,人類還有將來嗎?

政治、經濟、民生方面,筆者服膺自由主義的傳統,因此祇向政府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希望他的政策能在各方面「締造出一個真正有效及公平競爭的環境」,不偏不倚。像:縱容地產商人吞噬香港市民的資產、包括大財閥進行「不公平競爭」等的事情,不應該在下一個十年,還繼續出現。

五) 結語

最後,筆者也說一下香港將來的政治。說坦白,全面普選立法會和行政長官,是國家和特區一早給了我們的承諾,故此我們實在不應多談,但過程中各黨各派的爭論手法,筆者卻實在有意見。筆者一直相信中國傳統「爭,也君子」的傳統,公開辯論、證清或進行筆戰,是可以的。但咒罵、指指點點與推撞,卻祇是暴民所為,筆者絕不認同。


Roundtable Institute and Its Network 週年典禮 暨 青年學術會議 之 圓桌會議(一):香港新世代與香港精神〕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