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也談國父孫中山的歷史形象

筆者偶像之一沈旭暉教授,早前撰文《我們的國民教育,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以回應家裕先生《沈旭輝先生污衊國父,須深切反思及公開道歉》一文,筆者閱畢二文後,感慨良多之餘,也更佩服沈教授的學養底子與撰文攻擊、反擊之能力與速度。說坦白,就結論而言,我傾向高家裕先生之說法,但就整體思維部署、定位和學術陳述能力而言,沈旭暉教授卻的確值得年青一輩學習。以下先說高家裕先生所說之毛病,再談筆者對國父之印象。

高家裕先生之文章的最大敗筆,在於其一開始已經要求對方「公開道歉」,並在沒有充分證據支援之下,認定自己對孫中山的看法,才是「正確無誤」的。可惜的是,高家裕先生,無論在學歷上或在研究資歷上,都與沈教授相去甚遠,且在文章內沒有引用任何證據說明沈教授所說的「並無根據」。其次,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是沈旭暉教授所寫《〈十月圍城〉與1905 年的『國父』》一文原屬閒話式影評,但高家裕先生卻無必要地「小事化大」,要求沈教授道歉,讓自己忽然變成「挑釁者」,逼對方施以重招還擊。

其實高手出招前,又怎會不留後著呢?何況是像沈教授這一類的成名人物和在公開的文稿裡?而且學術底子,也是不能急就章和惡補的。沈旭暉教授能在短短幾年間成為學界新星,實非浪得虛名,也絕非走運。而像上次王岸然挑起「次主權」的爭議也好,或今次高家裕談國父的真實性情也好,我們應要學到的,是不要高估自己的攻擊力,也不要單憑知名度和一大堆銜頭,就以為自己可以主持大局,贏得一身光彩。要知,於人生戰場上,無必勝的把握,最佳的策略,就是不攻擊,或祇煽動那些「自以為是」,或「無甚可輸掉」的人攻擊。像今次高家裕搬出自己一籃子的頭銜撰文攻擊,最終的結局卻可能是「悔不當初」。

然而,話說起來,國父孫中山先生又真的如沈旭暉教授在《〈十月圍城〉與1905 年的『國父』》一文內所說般差勁嗎?依筆者看卻又未必1。首先,但凡歷史書上所載的,一定是涵蓋著某種所謂「正確、定調了的史觀」,而當中的真真假假,又必然有很多已經是「無從稽考」或「死無對證」的地方,所以要強說有甚麼證據,或引用甚麼名師、高手的專著作證,其實說穿了,也不外是學術上的「牌面鬥大」,作不了作為最後真理的憑藉。(舉一個很顯淺的例,就算是要去評述一個現時仍在生的人,或一件最近發生的事,不同媒體的論述、角度與解讀,就已經可以很懸殊,何況是已作古多年的人和事?)況且,大家祇要看看國共兩黨對孫中山先生評價的一致性,與及當年清室遜位,各方一致邀請他主持新中國大局的過程,你就知道他的人緣、人格,應該差不到哪裡。試想若單憑政治壓制與後期的政治化妝,能獲得如此良好的效果嗎?再者,在孫中山這麼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政敵不是沒有,但就偏偏沒有爆出甚麼「足以毀掉他清譽的指控」,這就足以讓人相信生前死後,孫中山先生都應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政敵間的制衡力量,不用多說。且看當年菲律賓的馬可斯,近年台灣的水扁,曾當上總統又如何?曾經權傾一時又如何?曾做錯事,或行事上有污點,政敵不會放過你,人民也不會姑息你。)

其次,沈旭暉教授於回應文章中的第二項說,「研究孫中山自我偶像化的代表作,首推史學家牛津大學博士黃宇和之《孫中山倫敦蒙難真相》」,但其實該書並沒有說《倫敦蒙難記》是出自孫中山的「自導、自演」,這與高家裕先生文中對他的指控,並無直接關聯。反而,筆者翻查資料,黃宇和博士的意見是「認為綁架事件是確有其事」才真。沈教授文中的第四點又說,「關於孫與宋教仁案的關係,雖然真相永遠成謎,然認為主謀並非袁世凱而是孫中山親信陳其美的學者愈來愈多。」這也是轉移高家裕先生指控的回應。要知,「認為陳其美是主謀的學者愈來愈多」並不等如「陳其美就是主謀」,而縱使陳其美是主謀,孫中山於當中擔當甚麼角色也是另一回事。

最後,筆者也想從面相、身體語言和筆蹟學等三方面,說一下孫中山。從面相而言,孫中山是標準國字口面,相貌堂堂,各個部位平均,三才勻稱,眉濃而目秀,眼睛黑白分明,沒有奸邪之象。而在孫中山生存、沒有政治化妝師的年代,從僅有的國父生平及工作片段,筆者看到的,也是一位憂心忡忡及躬身內斂的人物,沒有戾氣與自我膨脹的痕跡2。最後是筆蹟分析,筆者從事筆蹟研究一段時間,發現凡行文工整,字體大小合適,並以楷書清晰書寫的人,在性格行事上都較溫和、合理。剛好國父生前留低的墨寶不少,當中大部分都選用楷體,而且筆劃工整分明,字距及行距合適,上款與下款的對應距離皆恰當,這顯示孫中山至少不應該是一個「心腸歹毒,唯我獨尊、貪權好利」的投機政客。由此可見,現行中、港、台「正統」歷史教科書裡的國父形象,縱使未必百分百真實,但大抵上卻仍是可信的。希望筆者這樣作結,不會讓人覺得不夠科學,也能讓對國父心存敬意的人釋懷。

(原文刊於【日本】今日論談報 港澳台版 2011年 2月號)

相關文章
a. 〈十月圍城〉與1905 年的「國父」:
http://www.hkac.org.hk/en/artslink.php?aid=130
b. 沈旭輝先生污衊國父,須深切反思及公開道歉 + 我們的國民教育,我們的教育工作者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7422.html
c. 沈旭暉﹕從《十月圍城》談研究入門——最後回應高家裕君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12.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現存世界各國以國父孫中山為主題的成型著作,超過二百種,當中譽多於毀。其中對國父最嚴重的指控,包括:指國父曾希望透過利益換取日本政府支持其革命行動、主使暗殺宋教仁、自導自演《倫敦蒙難記》及以欺詐手段休棄其原配夫人盧氏等。筆者手上一輯由中國中央電視台製作,並由香港影音使團協作的《孫中山》,於2002年出版,內裡包括九盤VCD及《倫敦蒙難記》的中文小書。
2:與國父形象最強的反差對照,是二次大戰時德國的希特拉與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後二者於後世留存的影像片段中,都盡顯其野心、強權及征服意慾。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