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代教育家、政治家司徒華先生致意!

司徒華一生從來沒有真正停下來,可謂活於憂患與奮鬥之中。他從事教育,不忘教誨學生,不忘為同工爭取權益;從政,不忘替香港人爭取民主,不忘為國內同胞發言。香港回歸中國之前,華叔早在教育及社運界別闖出名堂,為文憑教師爭取權益,發動「中文運動」,於一九八五年循教育界別加入當時港英政府的立法局,並同年獲委任參加《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工作。八七年,又發起「民主基本法維園大會」,爭取「八八直選」,是最早一批社運、民主鬥士。然而,八九年「六四事件」後,華叔對中國政府鎮壓學生的手段,深表遺憾、憤慨,於是毅然全力協助國內學運份子出國,甚至不惜與中國當權派決裂,於香港成立支聯會,與李柱銘雙雙退出《基本法》草委會,並從此不能再踏足國內。二零零四年,華叔以高齡為理由,宣佈不再參選立法會,表明不貪戀權位。二零一零年初,得悉自己患重病,中方友好人士釋出善意,華叔也直接拒絕「道不同者」的恩惠,盡顯光明磊落。「六四」廿一年以來,華叔風雨不改,每年到維園集會,一直堅持平反,可謂當中的靈魂人物。「五區總辭」時,雖然患重病,仍與公民黨及社民連兩黨的代言人陶君行在電台上舌劍唇槍,堅持自己的信念。到後來,港府「政制方案」祇差民主黨幾票的支持,華叔重病在身,仍照舊挺住民主黨,間接令方案最終能獲通過。
筆者雖不是每事都認同華叔所言,但對他的為人與所篤信的信念,卻從沒有懷疑。華叔生前在港曾創立三個組織,據他自己的滿意度來說,依次是:教協、支聯會及民主黨。但華叔卻可能不知有多少人,是因為他才知曉民主的要義?筆者廿多年前就認識華叔,祇知道他律人律己皆嚴,有訓斥而無責罵。就算對著不同意見者,都能讓對方把意見說清楚,絕不叫囂漫罵。而每年年宵,華叔又都會替支聯會的攤檔寫揮春,向香港市民祝福。華叔如今走了,但他對香港的影響及貢獻,香港人是不會忘記的!
(原文刊於【日本】今日論談報 港澳台版 1月號)
標籤: 司徒華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