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從古希臘的《東遊記》到中國明代的《封神榜》(更新版)

東西方民間傳說、觀念的交流,本來就很平常。就以較多人熟悉的《聖經》為例,〈舊約〉在最初出現時,本就無地獄與復活等觀念,要到〈新約〉的形成時間,希伯來文化受了近東幾個民族的對立、來生、轉世與及復活等觀念所影響,「復活」的觀念才在新的基督教文化中漸次取得正統的位置。然而,民族與民族之間,觀念與觀念的轉移與變化,卻不是一件容易說得清的事。幾年前,筆者看電視劇《封神榜》時1,就忽發奇想,覺得當中神仙間的相互鬥法情節,似有可能受到了西方古希臘的《奧德塞東遊記》(Odyssey) 〔或其典型神話故事〕的影響。《奧德塞東遊記》的故事,源自古希臘神話,背景定在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特洛伊戰爭」之後。故事中的主角奧德塞在希臘大軍「木馬屠城」大勝以後,因藐視諸神而受咀咒,十五年不得回國。而諸神間的不和與角力,亦於此段時間出現。《》故事中,奧林匹克山的諸神固然是混帳,但諸神之首的天帝/雷神宙斯卻從沒有正式出現,更惶論諸神要靠他來主持公道和排難解紛了。故事以女神間的角力為主,並加入妖物、怪獸穿插其中。而看《封神榜》的結構,天庭與天帝隱而不見,自是顯而易見,以女神(女媧)為起點及主要線索,也是事實。況且,以神仙間角力的題目,在中國典型小說裡,除了《西遊記》外,似亦不成主流。(中國民間小說,仙凡對立、和解是有的,神魔對立、和解都是有的,但主調說神仙間的對立與角力,卻不多見。況且,做「壞事」如申宮豹等,最後也封神,似亦不合中國傳統的習慣。另外,神仙形相方面,《封神榜》的其中一幕說雷震子吃了兩枚仙杏,長出一對肉翅,就更令人想起古希臘神話中的「半人神」角色造型。) 而翻查《封神榜》的作者許仲琳(或陳仲琳) 的資料,除了知道《》一書,是在明代萬曆前後成書外,其它東西一切欠奉。這一來令筆者想起明中葉後,利瑪竇與中國知識份子交往甚密,曾有系統地引入西方的諸種學問。(利瑪竇於萬曆十年來華。)而西洋文學、古代神話2,於此時期被引入,亦絕不出奇。二來,多年前筆者唸書時,就已聽過有人懷疑《封神榜》,實際上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在成名後想化名避禍,令人以為他發瘋的作品。(筆者查證他們二人的生存年代,應屬差不多輩份。而《西遊記》與《封神榜》內的若干人物,亦有共通處。) 當然,上述也祇是猜想。一般人認定《封神榜》的背景在影射明代嘉靖帝以後的宮庭政治,並認定故事中的人文立場源自中國本土。(此即「人而神」的「封神」傳說。) 然而,自漢代起,東西文化交流頻繁,亦雖說歷來神話故事多有共通的特性,但筆者上述所說的巧合,似乎仍值得細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當年香港的亞洲電視,正播放由馬景濤范冰冰主演的台劇《封神榜》。原文可參閱本部分的〈舊有雜談〉。
2:據陳雲於《香港大靈異》(初版)書中所說,《封神榜》中觸及哪咜的部分,從名字、造型到故事結構,都源自古代波斯的神話,足見東西文化的互相滲透。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