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日星期三

「後5.16」香港社會的公民思考

執筆之際,「5.16」已成過去,但香港「泛民陣形的分裂」、「社會的分化」及「2012政改方案」的討論卻持續。而另一邊廂,政府針對性的「打壓」與及部分激進人士對抗性的「謾罵」,卻有增無減。這與特區幾年來所提倡的「和諧社會」,正好「相映成慘」,香港整個社會都成了輸家。誠然,真正「雙普選」的政治理想,能早一日落實,較公平、合理的社會就能夠早一日出現。到時民怨自然相對地少,香港內耗及撕裂的情況,也自然得到些舒緩。然而,民主制度卻不是萬能的,而認為政府能夠替市民解決一切問題的想法,亦不切實際。以下是筆者就「後5.16」所進行的一些反思,敬希各方賜教、討論。

1. 民主應該是一個多元結構及過程。讀過政治或社會哲學的人,都曉得所謂「民主」,至少有幾個層次。一個是精神的、一個是制度的、一個是運作的,三者互相影響之餘,亦與一個地區的特定文化、社會、經濟、科技等條件相配合。卻不能僅以議會組成方法與選舉制度,來判定一個地方是否擁有「真民主」。另外,相應的法治、自由、理性等價值,亦應該一拼在考慮之列。否則,所謂「民主」,隨時變成「暴民」、「鬥錢多」和「鬥人數多」的遊戲。但觀乎「5.16」前後的大部分討論,卻似乎都呈現著強烈的單一性,祇談政府的組成方法,沒有觸及民主的其它部分。

2. 從公民教育角度看,「投票」應該是一種以「知識判斷」為主的活動。或至少,不應該是一種以「非此即彼」的「正邪、對錯對決」思維來進行的活動。然而,在「5.16」過程中,激進人士卻有挑起「正邪對決」及「民眾表態」之嫌,並且有全盤否定香港現時政治現狀的思潮出現。這個合理嗎?

3. 民主過程中,永遠呈現出某些「利益衝突」及「意見對立」,到最後才訴諸投票結果。但投票過後,從「知識型社會」角度看,當權或當選者,卻應該尊重學術研究和數據,讓接下來的行動能服從於知識的指導。而不能自說自話,把「知識」拒諸門外,繼續「閉門造車」,替自己開脫。同一道理,政府在處理重大問題時,在充分咨詢市民後,亦應該聽取相關學者及專業的意見,讓決策的質素更有保證。

4. 民主,向來都有尊重「少數人權益」和「選擇不投票」的傳統。實際上,現時世界上除了極少數國家實行「強制投票」外,絕大部分民主國家,都是讓選民自行決定投票與否的。但今次「5.16」過後,部分當選議員卻竟然公然責怪「不投票」的人,讓筆者覺得香港相當一部分政治人物的政治修養,其實很不夠。

5. 「5.16」中,大部分獲選者與部分參選者,對「普選」後的香港,都充滿了憧憬,彷彿到時世界會並不一樣。筆者在此先衷心希望他們的願望成真。但返回現實裡,卻更希望日後參選者,都能多表達自己對「政府職能與權限」的理解。舉個例,最近炒得熱烘烘的,到底政府應否協助青年人「置業」,就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畢竟,政府的管與不管,是「公共」與「私我」管理的劃界問題,處理失衡,滋事體大。

6. 民主,有「授權」的意見。但現代世界民主的困難,就在於一個政府需要在「保持效率」的同時,還要在個別讓題上「再咨詢」人民的意見。眾所周知,香港現時思考與價值均呈多元,一百個人可以有一百種意見,若每事咨詢,實際上是「擾民」和「費時失事」。該如何劃線呢?


以上六點,思考或許不見得特別深刻,但卻可以給熱衷於香港民主發展的人士,一些「雙普選」以外的思考落腳處。也可以作通識科或公民教育的題材。謹與大家分享!

(原文刊於2010年6月2日星島日報》教育版)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