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推私立大學 莫令畢業即失業

教育,為甚麼不是由政府付鈔?

多年前,筆者任職於一間本地教育機構,打算往外地升學,機構負責人於是對筆者說,祇要我簽下協議,答應學成後至少再服務多兩年,機構願意承擔當中的6成費用。筆者於是問負責人力資源的同事,為甚麼機構會對筆者這一類的小職員也這樣照顧?同事答我,人力資源投資,也有分寸。凡屬下員工往外進修、增值,若學成後替機構所帶來的益處,多於該員工自己的增益者,按比例作支持。筆者看,這原則其實適合於任何地方,包括:香港政府。

政府整天不是說,會對教育作承擔和希望提升本地人力資源的質素嗎?然而,於這關鍵地方,卻為甚麼又把責任推回給市民?口聲聲說甚麼發展「私立大學」對香港整體有利?

認受性成疑 假需求真斂財

現時香港自資學歷課程的趨勢

1)假需求,真賺錢

現時香港自資的學歷課程,很容易走上一個虛假的「平衡狀態」,那就是依賴所謂的「供求定律」。簡單一點說,就是負責課程收生的機構,很喜歡以市場上是否有很多人打算修讀某類課程,作為收生數量的「定位」。多人願意報讀的課程,就開多一些;少人報讀的課程就開少一些。以為這樣就是「你情我願」,各得其所。然而,這卻不是實情。要知,一般人所說的「市場需求」,其實概念上充滿含混性。舉例說,幾年前本地傳出「護理行業」人手不足,即時引來大量「既未合資格,亦不適合該行業」的人士想修讀該類課程。而那時開辦課程的機構有見及此,亦馬上推出多種課程應市,並向課程查詢者提供各種「不盡不實」的資料。比如說,甚麼未及最低要求者,可以先報讀一個甚麼「先導(或先修)課程」,又謂學成後的資歷,獲得甚麼國際性組織的承認,以吸引欲報讀這類課程的人,但實情呢?卻是它們的課程,根本連本地相關學會基本資格都未有。學生畢業,就是失業,除了「空歡喜」,甚麼也沒有。

2)效益主義

效益主義,也同時瀰漫着這些機構。「投資大、回報小」的課程,少辦為上策;相反,「投資少、回報多」的課程,就會全力以赴,收得幾多就開幾多。幾年前,某大學協辦的「輔導學」課程,就是一例。一個大講堂,幾位兼職導師,派幾份筆記,每堂弄十幾張報告表,每年就這樣收幾百人,連實習都給免掉。結果呢?就是連心理學會都表明,畢業生入會免問。這還不止,部分機構想留住優質教學人員,又有法寶。那就是按「學生評估問卷」來給教學人員作「分花紅」與「升職」的參考,最終令教學評估變質成「哄抬學生」的遊戲。

3)行政支援不足

另外,這些所謂學術機構的管理也不大好。幾千名學生,就只得十幾名行政及文書支援的員工。表格多多程序也不少,但就是缺乏對教學支援。在他們的眼裏,或會以為「有老師、有課室」,就已經「萬無一失」。但實情是電腦數量、電腦程式與上網速度,均追不上學生的數量。就連課室內的系統支援與學生的分數輸入,都造成重大混亂。要增加人手和更新系統嗎?卻要等來年收生的數字確實後,才有定案。

小結

「私立大學」的原意與運作邏輯,雖與上述的學術機構並不一樣。但面對收生與資源短缺的問題,上述所提及的問題,都很容易會遇到,願特區政府在批准更多「私立大學」前,能好好把好這個關。

(原文刊於2010年5月12日 《香港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