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日星期六

復活、寒食與清明雜談

每年初春後不久,就到「復活節」,意味太陽正式重臨大地、天氣回暖,晝長而夜短。而復活節的英文名稱 Easter,則是古代泛歐地區的春日與生育女神的名字。到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基督徒認為可以借之以紀念耶穌受難後的重生,於是把之正式定名「復活節」。於西方,以「蛋」象徵「復活」,不難理解,是取其「從『死』物變成『活』物」的意思。而初春的「兔子」1則象徵2「活潑、生育與生機」,取其蹦跳、好動與驚人繁衍能力的特質來比喻。

而「清明節」,則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它的前一日,就是「寒食節3。清明,是萬物既清且明之意。清明前後陰晴不定,總多雨絲零落,古人借之以寄祖先的親恩,逐立之為「禮拜祖先」的日子。而「寒食節」之起源,則始於春秋晉文公時代。話說公子重耳重新掌權後,忘記封賞功臣介之推介之推失望之餘,與母親避居山上。不久,晉文公醒覺,多次探問皆不得見。於是聽取愚策,以火燒山,欲逼他現身。後來,火是燒了,但人亦死了。晉文公悔不當初,於是下命令,從此於那一日不生火煮食,一律「寒食」。最後,民間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遂有清明節吃「寒食」之習俗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於西歐部分地區,在復活節期間,有送兔子給小朋友的習俗。
2:在歐洲,復活兔一般以野兔(Hares)而不是以穴兔(Rabbits)來象徵。前者耳朵較後者長,喜歡單獨於野外(而不作「穴居」)活動。附上的,是一隻可愛家兔的相片,她的名字叫「小可」,是「穴兔」的後代,僅供參考。
3寒食節於山西興起,至東漢末而盛極而衰。
4陳雲引諸多證據,說介之推的故事,並不可信。

標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