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星期三

賽規主導一切的年代 (加強版)

(原文刊於2009年9月14日 《教協報》第3頁〈教育評論〉)

以前打比賽,教練總會說,盡了力,享受過那箇中的感受,贏輸都已經變得無關重要。而時至今日,經驗老到的教練都會告訴你,要望著賽規的設置來打,贏了,不代表你意志、技術、條件優於對方;輸了,則可能是因為你不了解「遊戲規則及其盲點」,跟個人的質素與比賽表現,無甚關係。日子一久,打「比賽」就竟變成了打「賽規」,勝出的一方,會感覺麻木,毫不雀躍;但輸的一方,卻會忿忿不平。原因是,所謂「贏」家擁有的,祇是「空洞的勝利」,不見得特別光采;但所謂「輸」家所耗費掉的,卻是汗水與尊嚴。而這種分析用於時下香港的職場與考試制度上,也同樣合適。

先說香港的職場風氣。時下西方的「管理主義」氾濫,員工每年要自我申報「業績」的遊戲玩法,隨處可見。久而久之,大部分人,都變成了「遊戲」高手。套用現時電玩遊戲的術語,就是有「分」、有「獎」、有「武器」取的地方,大家都「一窩蜂」拿著「攻略」去鑽研,但到頭來,整體分數確實是高了,但卻失掉了原先玩遊戲的趣味。筆者於此,無意否定「現有玩法」的合理性,亦肯定它具有一定的作用與功能,但歷史的吊詭永遠卻在於扭曲、異化與逆轉,令很多原意美好的東西變成「合理地『不合理』」。舉個例說,筆者有朋友於香港的某間大學裡任教,近月需要申報他自己於過去兩年內的工作表現,當中並涉及「與學生關係」一欄。朋友於是直言自己與學生關係良好。誰料他學校的回覆卻是:沒有充分的證據作支持。哈!難怪朋友事後自嘲地說,下次無論他與學生閒聊或吃飯也好,好歹也得拍張合張、填張會面紀錄,以作存檔了。

那麼,香港考試制度方面又如何呢?筆者在此,再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話說多年前,像今天一樣,香港也正在進行教育改革,而當中又涉及某些科在考試方法上的改變。筆者那時跟同事,一起出席了一個有關方面所舉辦的研究會。席間一位同工問主持,在升學競爭的壓力下,當時的那種改法,學生到底有何得益?新轉變如何能確保香港整體學生的學業水平?又怎樣能阻止學生墮入當時才剛出現的考試「高分低能」式操練陷阱裡?當時主持就答,任何篩選性考試的形式一旦確立,針對考試模式而出現的操練,就必定在所難免,所以「高分」幾時都會出現,但當中有幾多個是「低能」的,則視乎社會及學校怎配合。誰料?事隔多年,教改仍在進行中,但市面卻比從前出現了更多的公開考試「名師」,專門製造考試神話,風潮所及,就竟然連名校精英亦不能倖免,紛紛報讀各種「奪A班」。最終導致「更高分、更低能」之餘,也令現時連會考及高考成績的分數,亦已不能準確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真正能力。原以為會考、高考分數高的,入到大學,成績應該繼續領先,但偏偏事實並非如此。

平心而論,任何賽規設定的原意,都應該是希望比賽進行得更妥當及更合理。現在新高中學制正式推行,筆者在此寄望它真的能像政府宣傳片裡所說的一樣,為香港社會的未來,締造出一批又一批腦筋靈活多變的精英。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