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教大理想:汪明荃的智慧與委員會邏輯

(原文刊於2009年4月號 香港教育學院《教育論壇》)

導言:

汪明荃在八和會館失落於香港首批古蹟活化計劃中的北九龍裁判處建議的申請後,早前連續幾日聲淚俱下、用盡方法向大眾訴說,評審委員會的機制有欠公道及透明,而政府當局對粵劇的支持,亦僅流於表面的口號,缺乏實質的行動。筆者於是想,就算汪明荃的言論有幾分失實或失準也好,她對香港政府運作理念的掌握,卻絲毫不差。簡單一句去說,就是香港港府除了經濟政策有較明確取向外,在教育、文化、藝術等政策上,往往缺乏明確的定位與方向,說一套時做一套,而且以金錢及利益為首要前題。而把這些套落香港教育學院(教院)向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申請升格成為「香港教育大學」失敗的事件上作分析,論點也同樣有效。為甚麼這樣說呢?且看看教資會轄下的〈香港教育學院《發展藍圖》檢討工作小組報告〉,說過些甚麼。

1. 教院不具備升格的條件,本港不宜設立教育大學

這就是檢討工作小組報告的前題,也是該報告書的終極結論。但為甚麼教院「不具備」升格的條件,而本港又「不宜」設立教育大學呢呢?報告內卻缺乏明確交代。難道一所有超過90%教學員工擁有博士學位的院校,就即是報告書內所指的「不具備」升格的條件?而另外,亦因為本地已經有多所大學,因此本地就「不宜」有一所教育大學?但如果工組小組真是這樣想的話,在記者招待會中,史美倫為甚麼又會忽然說了一句,如果教院轉為私立大學,相信政府會考慮呢?難道不用政府撥款資助的教院,就「具備」升格的條件;而教院是「私立」的話,本地就「適宜」設立教育大學?說穿了,不如說,是一個「錢」字。

2. 教院不宜以單一學科模式運作,學術研究數量亦不足

眾所週知,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就是香港師資培育工作的歷史。前港督衛奕信當年不讓師資培育的資歷升格為學位,又不把負責師範培訓的院校轉型為大學,早已為人所詬病。但時至此刻,卻說出甚麼教院「不宜」以單一學科模式運作,而可考慮進行院校合併或增設多幾個相關學科課程的話,這不是「舊調重彈」、把師資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再度輕率評估,又是甚麼?至於研究量不足的問題,報告書及記者會內的答案就更可笑。沒資源,就自然沒有研究;院校定位不同,研究方向亦自然大有分別。教資會過往不批資源,教院所可能進行的研究,自然很有限。但工作小組現在卻「倒果為因」,把這點變成「死因」。這不是「詭辯」,又是甚麼?於此,在記者會上,史美倫也同樣漏了口風,說知道教院校長張炳良已招聘不少教授,相信不難達到研究水平。但倘若她真的知道,那她還擔心甚麼?

3. 教院應把重點於在本地的師資培育上,而不宜投放資源在「非本地」取向的課程上

以教育這個單一學科掛帥,並專注於本地師資培育事業,一向是教院的立校宗旨及取向,這還需要工作小組提醒嗎?報告書內,前幾段還七嘴八舌地指出教院不宜以單一學科模式運作,但後幾段就說教院應專注於本行,不宜分心。正是當教院沒有視野時,就說你缺乏視野;而當你雄心壯志地想上路時,就叫你好好地專注於手頭上的工作。欲加之罪,真的莫過於此。

結語:

話說回來,於教院學生及教職員而言,教院能否成為大學,祇是「正名」問題,實質影響不大。但香港應否有一所教育大學,則是香港社會發展過程中視野取向的其中一個關鍵。筆者記得當年浸會、嶺南的升格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到最後才能成功。願香港教育學院仝人,以她們的故事為鑑,繼續努力。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