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教「大」理想:民智與激情

(原文刊於2008年10月29日 《香港經濟日報》「國是港事」版)


無論是由國內蔓延至香港的「毒奶」事件也好,抑或是由去年逐步蓋淹過來至今才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也好,香港政府及一眾官員的表現如何,相信大家一早心裡有數。但倒過來說,香港市民大眾於這兩件事的表現又如何呢?則比較少人去探討。而假若說,教育真的如某高等院校宣傳所說,是教「大」理想,而「大」又包括「民智」的話,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教育界關注的課題。

眾所週知,投訴與責難,通常都是事後式的「補底反應」,而不是積極的「預防及持續發展」式。然而,在上述兩件事件中,我們卻不難發現香港大部分民眾的反應,恰巧都僅是前者。牽涉其中的家長及金融苦主,除了向議員求助、到相關部門投訴,與及懂得運用網絡資訊發放的平台,發起集體行動鬥爭,「補底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外,到底還做了些甚麼?更惶論是那些「事不關己」的旁觀者了。

筆者想指出的是,正如部分評論所說,把政府看成是父母官,期望他們能為自己做主或主持公道的想法,其實已經過時。而單靠政府去進行監察及倚重各大傳媒去為大眾把關的時代亦已過去。而近年隨著世界整體教育水平的提昇,與及網絡世界的進步,各類智庫組織及獨立媒體紛紛成立的原因,亦正始肇於此。民眾與其妄想「他者」會替自己的權益說話,倒不如各自運用自己有限的知識,集腋成毬,主動出擊去創造一個自己認為「更合理」的世界更為化算。

當然,任何改革又可簡略地分為「建制內」與「建制外」的兩種形式。像「社民連」爭取進入立法會,繼而可以當面質詢相關官員及向政府提出建議,是第一種。發起串連、集會、靜坐、示威等去製造輿論與壓力,企圖去推動變革,是第二種。可惜的是,這兩種的爭取,在本地教育體制的教育流程裡,都沒有被充分的開發與說明,而僅被現行「做秀」性質的所謂「公民教育」所取代。於是,大部分香港人扭開電視,會看到及聽到國歌;間中會看到一些特區政策咨詢廣告;到投票日前的一段日子,又會看到大量呼籲市民投票的宣傳片。而在極少部分的中小學裡,又會有些模擬辯論與投票進行。但這足夠了嗎?當然不夠。這大家大概可從全港市民參與政制事務的討論人數,及本地政黨黨員的整體數字與外國先進國家比較,便可略知一、二。

那麼「建制外」的民間力量呢?對不起,表現也是差強人意。太遠的不說,就算以前梁國雄(長毛) 抬下棺材或叫囂兩聲,也已經給人說成是「搞事」,甚至是「反中亂港」,這還可說甚麼?而另一個近年最普遍已知的事實,就是各大專院校裡的學生會、系會,想找些較好質素的同學「上莊」,也很成問題。試問連相對獨立、逍遙的大學生世界,也冷漠如斯,我們還能期望甚麼?

總而言之,世界乃至香港,現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不公義與歪理,教師的其中的一個責任,就是要啟動學生的智慧去抗衡它們的侵襲,與及激發起他們投入「爭取更理想世界」的熱情。純工具知識的傳遞與及過度工作導向的「應用學習」,祇能教出一班為口奔馳、聽天由命,卻自以為很有前途的「可憐虫」。教「大」理想的教育,絕不能(也不應) 僅止於此。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